河北淶水:復土造田為春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10-29 14:42:43

  10月26日,在保定市淶水縣三坡鎮馬各莊村委會大橋下,兩台鏟車正在清理淤積的石塊、石渣,另一台在平整土地,還有一台裝卸車往返穿梭運送淤泥和清理後的沙石,七八個村民手持鐵釬和工具,有的清理倒樹、篩土,有的用清理後的沙石修灌溉渠、修路……正在實施復土造田工程。

  馬各莊村位於淶水縣三坡鎮西北部山區,耕地面積2000余畝,全村544戶共1496人,村內産業主要有魚古洞酒、野三坡山茶、酸棗核中藥材種植加工等,村民以本地就業為主,主要從事旅遊服務業和農業。今年7月31日洪災過後,村內耕地沖毀1000余畝,沿河耕地無一倖免。

  “村裏老百姓都愛種點兒菜,我們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了一下,想把園子地恢復一下,得到了全村老百姓的認可。”馬各莊村黨支部書記高文廣説,同時,該村將清理出來的石塊就地利用,同步修灌溉渠、修馬路。

  路子定好了,説幹就幹。村黨支部反復商議研究,先把村委會大橋下面的園子地恢復起來,把園子地旁邊的馬路修好。

  “我們村造地難度還是挺大的,這些園子地都是一塊一塊的,地裏淤積大量石塊和沖倒樹木,路也衝壞了,得先用鏟車把石塊、石渣清理出來運到一邊,之後再進行鋪墊、平整,工程量很大。不過村裏老百姓都支持,我們幹勁也就足了。”該村造地負責人隗立楠説,“這不,我們從10月6日開工,造地將近20畝了,有的老百姓都把菜栽過來了,今年秋冬就能吃上。”

  “我們把地修復好後,分給所有菜園沖毀的農戶,按照原有的土地份額分地,保證明年村裏人都能吃上自己種的菜。馬路對面,我們計劃墊上細沙,明年繼續種酸棗,再給村裏增加點兒收入。”村黨支部書記高文廣説。

  造地工程在三坡鎮上莊村也熱火朝天地開展著。上莊村距鎮政府4公里,全村常住人口214戶共624人,耕地730余畝。洪災過後,村裏耕地幾乎全被沖毀。8月15日,上莊村開始動工造地,以村東南水毀耕地為第一批造地場所,租用鏟車和鉤機清運走淤積砂石,清理出空地,再進行人工鋪墊、平整、清撿碎石。期間,三坡鎮政府包村幹部多次與村兩委幹部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根據實際調配機械,商議下步工作。目前,上莊村已造地30余畝。

  洪災過後,修復土地和處理無處堆放的淤泥,是淶水縣受災嚴重的三坡鎮、趙各莊鎮等山區五鄉鎮災後重建急需解決的問題。該縣在廣泛調研和徵求各方意見基礎上,決定變廢為寶,將洪水衝出來的淤泥復土還田造地,儘量挽回廣大群眾的失地損失。為保證此項工作順利進行,該縣要求各鄉鎮、村嚴格落實五級包聯措施,鎮村幹部齊動手,深入村居民戶,做好耕地損毀的統計、匯總、登記造冊,確保核災準確;召開專題會議,統籌清淤和造地工作,要求各鄉鎮、村將清淤的泥土進行集中定點堆放,做好登記、管理工作,細緻研判受損村土地水毀現狀,做好填土造地計劃;全員發動,充分調動群眾參與造地工作的積極性;協調機械開展適合復耕場所的平整、清障工作,將清運出來的多餘土方進行過篩、回填、再利用,結合現狀復耕為園子地;示範帶動,以三坡鎮為重點帶動山區五鄉鎮全面啟動復土造田工程。

  三坡鎮在復土造田過程中開了個好頭,之後該縣在九龍鎮、趙各莊鎮等受災嚴重的山區五鄉鎮全面推開,有的壘墻填土修復梯田,有的清理石渣復土造田,確保明年春耕春播。截至目前,該縣已復土造田300多畝,其中三坡鎮出動機械600余臺次,清淤土量20萬餘方,完成造地100余畝。復土造田工程在淶水災區正在有序進行中。(文 張瞬晗)

編輯:徐文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