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時節,在河北省承德平泉市黃土梁子鎮梁後村,“80後”小夥子徐立遠忙著收穫旱稻。這幾天天氣晴朗,收割、晾曬、裝袋、搬運,他每天都要在田裏忙碌近十個小時。
徐立遠在旱稻田裏查看稻穀的長勢 攝影 張崳琨
2013年,大學畢業的徐立遠返鄉創業,先後從事過果品加工、香菇加工工作。2022年,徐立遠開始經營有機小米,今年又開始在梁後村承包500畝地種植旱稻。從大學生到新農人,今年是他返鄉創業的第10年。“我大學讀的是物流管理專業,回老家做事能發揮自己的技術專長,做好農産品物流工作。”談起為何選擇返鄉創業,徐立遠這樣説。
徐立遠在梁後村旱稻基地收割旱稻 攝影 李平文
“現在,越來越多的資源和政策都在向農村傾斜,政府有各項惠農政策,還時常提供技術指導。”徐立遠説,這些都為他返鄉創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空間。下一步,徐立遠計劃建設旱稻加工産銷物流基地,逐步推進旱稻的規模化種植、精品化經營,在新模式中尋求突破,帶動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黃土梁子鎮梁後村旱稻基地晾曬現場 攝影 張崳琨
近年來,平泉市廣泛號召在外青年返鄉創業,通過黨建聯建,建立返鄉創業工作站、助農産銷聯誼站,為青年搭建創業載體,把有知識、有能力、有幹勁的青年人才培育成鄉村振興領軍人才,激活鄉村振興發展新引擎。
工作人員在梁後村旱稻基地將收穫的旱稻封袋 攝影 張崳琨
目前,平泉市19個鄉鎮累計有2000余名青年返鄉創業,成為當地農副産品流通的經紀人、自主創業者和農村致富帶頭人,涉及種植養殖業、農村電商、文創等鄉村産業的多個領域。(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