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滄州渤海新區黃驊市中捷産業園區鹽鹼地蘑菇種植試驗基地,一簇簇菌菇破土而出,菌香濃郁,長勢喜人。鹽鹼地上種蘑菇,成為中捷産業園區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的又一新“秘方”。
小拱棚裏靈芝菇長勢喜人 攝影 時華清
“這是我們引進的靈芝菇,是靈芝菌和平菇菌遠緣雜交的品種。”提到靈芝菇,鹽鹼地蘑菇種植試驗基地專家趙伯居臉上洋溢著笑容,“這種蘑菇産量大,口感好,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出菇一週的靈芝菇 攝影 時華清
趙伯居介紹,靈芝菇不光美味,長得也特別快。一週出菇,20多天成熟,從種到摘,靈芝菇的生長週期正好一個月,大的可以長到15斤以上。
即將收穫的靈芝菇 攝影 時華清
鹽鹼地上種蘑菇,聽起來就不是件容易的事。菌類脆弱,對生存條件和種植技術都有嚴格要求,在鹽鹼地上生長更是困難重重。因此,中捷産業園區農發公司邀請專家,通過科學施肥來改善土地鹽鹼度。同時,園區利用食用菌菌渣和農、林、牧、漁生物質進行資源化轉化,製造出靈芝菇菌床覆土種植所需要的生物質炭和天然植物源消殺材料,實現了生物質100%資源化利用。
工作人員查看小拱棚遮光效果 攝影 時華清
靈芝菇的覆土種植不僅保障了食用菌的産出,更為鹽鹼地修復作出積極貢獻。靈芝菌採摘後,試驗基地會對耕作層菌床進行旋耕、均質,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保濕性,實現鹽鹼地改良低成本、不反彈的良好效果。(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