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年春節將至,河北省泊頭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三癡齋”泥塑傳承人加緊創作具有龍元素的作品。以龍為坐騎的兔爺、祥龍盤柱、蒼龍獻瑞、小團龍……各種造型的泥塑作品惹人喜愛。
泊頭“三癡齋”泥塑手藝人為泥塑上色 攝影 董棟
泊頭“三癡齋”泥塑手藝人創作的小團龍泥塑作品 攝影 董棟
“想讓它成為一個伴手禮,就要考慮它的便攜性。它的造型運用了誇張和變形的手法,做成一個小團龍。整體配色非常鮮艷,兩邊有兩團祥雲,寓意腳踏祥雲、吉祥如意。” 泊頭“三癡齋”泥塑第五代傳承人宋浩偉説。
泊頭“三癡齋”泥塑第五代傳承人宋浩偉創作祥龍盤柱泥塑作品 攝影 董棟
泊頭“三癡齋”泥塑第四代傳承人宋長峰展示蒼龍獻瑞泥塑作品 攝影 董棟
泊頭“三癡齋”泥塑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被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其作品用料講究,歷經多年不崩不裂,作品題材大多來源於民間故事、神話傳説和古典名著,色彩明快協調,造型神形兼備,散發出深厚古樸的文化氣息。(文 徐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