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邢臺市清河縣壩營鎮徐家村熱鬧非凡,街道上挂起一排排的紅燈籠,年味十足。村綜合服務站門口,村民們自覺排成一隊登記核對家庭人口信息,由村“兩委”幹部挨戶發放福利券。
“用這張券可以領20斤食用油、20斤小米、一袋麵粉、90個雞蛋、2斤香油、一箱飲料、一個水杯,有了這些福利,過年妥妥的!不僅如此,村裏所有60歲以上的老人都能領到300元現金,家裏沒有老人的,每戶有一個人可以享受300元現金福利,太幸福了!”徐家村村民徐成英激動地説道。
據了解,這是該村用土地流轉集體經營所得盈利為村民發放的第三次福利。作為清河縣“土地流轉集體經營”模式的試點村、先行村,徐家村2023年集體經營的426畝土地純收益達50萬元,成效顯著。
“我們用土地流轉的收益在端午、中秋、春節,為村民發放了3次福利,除此之外,還新建了一處綜合服務站、一個室外電子屏,新建1處小遊園、3處小菜園,硬化了1530平米的村內道路,讓土地流轉的收益惠及每一位村民,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徐家村黨支部書記徐榮生介紹道。
此次活動福利活動是清河縣“土地流轉集體經營”盤活村集體經濟的一個縮影。去年,該縣共流轉土地2萬餘畝實現村集體集中經營,全年村集體增收1731.21余萬元,主要用於發放福利、提升人居環境、繳納社保等,真正實現集體、群眾“雙增收”,為鄉村全面振興奠定堅實基礎。(文 徐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