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強化政策保障、科技支撐、試點引領 我省多舉措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和改造提升
鹽鹼地是糧食增産的“潛在糧倉”。4月1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今年河北省將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強化政策保障、科技支撐、試點引領,充分挖掘鹽鹼地開發利用潛力,加強鹽鹼地綜合利用和改造提升,穩步拓展農業生産空間,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讓鹽鹼地成為沃野良田。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河北省將聚焦鹽鹼地品種研發推廣、土壤改良、特色産業帶建設、規模化發展、産業化經營等重點內容,研究制定一攬子支持政策,謀劃一批超長期國債項目,強化資金等要素保障。推動滄州市鹽鹼地綜合利用國家試點建設,擴展省級試點內容和範圍。優化社會資本進入的金融環境,積極引導社會資金參與鹽鹼地綜合利用。
在強化鹽鹼地改造提升方面,依據全省鹽鹼地分佈狀況,科學評價鹽鹼地綜合利用和改造提升潛力,構建鹽鹼地資源數據庫。堅持突出重點、因地施策,統籌治水改土措施,分區分類開展鹽鹼耕地治理改良。建設鹽鹼耕地高標準農田20萬畝以上,完善鹽鹼耕地灌排體系,提高鹽鹼地防澇控鹽能力。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堅持“以種適地”同“以地適種”相結合,完善旱鹼麥等現代育種技術體系,建立耐鹽鹼作物種質資源圃,收集鑒定耐鹽鹼種質資源,創制特色優異新種質,培育一批耐鹽鹼新品係和新品種。支持市場佔有率高、經營規模大的優勢種業企業開展耐鹽鹼作物“育繁推一體化”生産,加強適宜鹽鹼地作物品種開發推廣,有效拓展適宜作物播種面積。
“紮實推進鹽鹼地綜合利用,做好鹽鹼地特色農業大文章,科技創新是武器。”該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將建立健全以旱鹼麥為重點的鹽鹼地特色農作物種植、推廣、加工體系,推進技術集成創新,分類探索輕鹽鹼瘠薄耕地和中重度鹽鹼區産能提升模式。充分發揮産業體系創新團隊、創新驛站作用,加快耐鹽鹼品種、種養技術、設施裝備推廣應用。引導龍頭企業開展技術裝備智慧化改造升級,挖掘耐鹽鹼地特色農産品特有營養品質,積極發展深加工,持續培育知名品牌,推進全産業鏈發展。
同時,河北省將支持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經營主體,加大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和土壤改良力度,引導發展規模生産,提高鹽鹼地復種指數,挖掘糧食生産潛能。
2023年以來,河北省站在挖掘耕地潛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戰略高度,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關鍵作用,緊盯治土與選種兩大核心,把握示範引領、規模發展、加工帶動三大方向,加快構建全産業鏈發展格局。
“鹽鹼地産出能力和綜合效益明顯提升,多方聚力撰寫鹽鹼地特色農業這篇大文章的格局初步形成。”該負責人介紹,河北省全面摸清了鹽鹼地底數,篩選出旱鹼麥、耐鹽水稻、莜麥、藜麥等25個成熟品種,分區分類進行推廣。組織滄州、唐山、張家口3市因地制宜開展13項試點任務,探索形成了旱鹼麥探墑播種、耐鹽水稻標準化生産、苜蓿-旱鹼麥輪作、稻漁綜合種養等八大産業模式。(河北日報 記者郝東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