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河北省平泉市平北鎮的蚯蚓養殖基地,從日常培育到遴選裝箱,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蚯蚓作為一種小生物,它能把牛糞分解,分解之後經過它的腸道蠕動再産生的蚯蚓糞就非常環保了,既不會污染環境,也能成為高效有機肥還給田地,補充營養。”該基地負責人單國峰説。蚯蚓養殖合作社每年可實現産值200余萬元,與此同時,養殖基地還利用蚯蚓進行農村畜禽糞污的生物處理,深入探索推進生態循環農業模式。
在平泉市王土房鄉山灣子村一家藏香豬養殖場,十余只藏香豬正在悠閒地散步。據了解,養殖場所在位置與其原産地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海拔相近,且環境優美、水質優良,再配合上“圈養+散養”的養殖模式、“小米+谷糠”的綠色餵養,經18個月精心照顧,藏香豬便可出欄。藏香豬因其肉質細膩鮮美,飽和脂肪低,深受廣大顧客喜愛。目前該基地藏香豬有200余只,年收入能達到40萬元。
近年來,平泉市不斷加大政策、資金、技術支持力度,引導農牧民發展標準化、規模化牲畜特色養殖産業,引導農戶進行高端化、精品化養殖,不斷增加養殖戶養殖收入。目前,平泉市已培育了藏香豬、蝎子、蚯蚓等十余個特色養殖品種,大大拓寬了當地農民的增收致富路。下一步,平泉市將繼續深入落實各項養殖生産扶持政策,不斷調整産業佈局,優化種畜資源,延伸産業鏈條,將養殖業引向高品質發展軌道,走出農民增收、産業增效的鄉村振興之路。(文 王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