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海興:攜手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革命傳統教育 賦能老區發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07 14:11:45

  3月29日,滄州市海興縣迎來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黨員師生在學院黨委副書記靳洪奎的帶領下,奔赴海興開展“找尋紅色足跡 激發奮進力量”主題黨日活動。此次活動不僅是對海興革命歷史的深度探尋,更是一次推動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與深化國防教育的生動實踐,吸引了來自學院及校企聯建黨支部的60余人參與。

河北海興:攜手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賦能老區發展_fororder_圖片1

河北好人、義務講解員巴連甲在小山鄉張皮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為大家講解革命歷史 攝影 楊可新

  紅色歷史傳承:講述與銘記

  在前往海興的途中,滄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市關工委原常務副主任武金琢——這位土生土長且熟知冀魯邊區革命歲月的八旬老人,向隨行的黨員師生們講述了冀魯邊區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歷史,帶領大家重溫了戰火紛飛的年代。海興小山周邊曾是冀魯邊區黨政軍機關駐地,邊區人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軍民同心、戰饑荒、殺頑敵、誓死堅守根據地、送兒送夫上戰場,這種精神深深感動了在場的每個人。

  抵達海興後,一行人先來到小山鄉張皮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該基地設在張皮小學教室,通過墻壁上圖文並茂的展牌呈現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河北好人、義務講解員巴連甲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革命傳統教育課,再現了張皮村作為抗戰時期堅固堡壘的紅色記憶,強調了村民們家家戶戶投身革命的奉獻精神,令在場師生深受感動。活動中,滄州職業技術學院將張皮村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確定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靳洪奎為基地頒發牌匾,學院黨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孫向華向巴連甲頒發校外革命傳統教育輔導教師聘書。

河北海興:攜手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賦能老區發展_fororder_圖片2

黨員師生們來到曹莊子烈士陵園,向烈士紀念碑鞠躬、敬獻鮮花 攝影 楊可新

  緬懷先烈:繼承遺志與國防教育

  隨後,黨員師生們來到曹莊子烈士陵園。陵園內莊嚴肅穆,安葬著八路軍冀魯邊回民支隊參謀長何仕興、晉冀魯豫野戰軍一縱隊十九旅政治處主任姜魁文等20多位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烈士。曹莊子村黨支部書記王學成義務講解,師生們向烈士紀念碑鞠躬、敬獻鮮花,並在孫向華帶領下重溫入黨誓詞,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和決心。

  走出烈士陵園,大家來到小山慘案紀念碑前默哀、鞠躬、敬獻花束。抗日戰爭的歷史警示著人們銘記歷史、建設強大國防的重要性。此次緬懷先烈的活動,不僅是對革命精神的傳承,更是一次深刻的國防教育實踐,讓參與師生深刻認識到國防安全對於國家和人民的重要意義。

河北海興:攜手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賦能老區發展_fororder_圖片4

師生們在海興博物館參觀 攝影 楊可新

  在海興博物館,師生們先後參觀了《紅色記憶 旗幟飛揚——海興縣革命史跡與英烈人物》《海興縣歷史文化陳列》兩個專題展廳,進一步了解海興的歷史文化與革命事跡,增強了責任感與使命感。

河北海興:攜手滄州職業技術學院開展革命傳統教育,賦能老區發展_fororder_圖片5

師生們在張秀梅教授的帶領下,了解鹽鹼地治理先進技術 攝影 楊可新

  助力鄉村振興:共話發展與合作

  中午,黨員師生與小山鄉幹部群眾圍繞鄉村振興展開深入交流。學院專業老師與鄉親們共同探討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土壤改良、旱鹼麥種植、畜牧業發展、農旅開發等問題。

  下午,師生們來到中科院海興濱海鹽鹼地資源高效利用試驗基地。該基地自2003年建立以來,在耐鹽植物篩選、鹹水資源利用等方面開展重要研究,承擔了“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環渤海鹽鹼耕地品質與産能提升”等多項重大任務。在張秀梅教授帶領下,師生們了解了鹹水結晶灌溉、以鹽治鹽等先進技術的基本原理,並與專家深入探討鹽鹼地綜合利用。眾人被專家奉獻精神所感動,表示將發揮專業優勢,助力海興農業農村發展。

  最後,師生們來到海興濕地和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主要保護對像是濱海濕地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鳥類。有野生維管植物146種,鳥類263種。通過深度對接,計劃充分發揮學院科研優勢,針對濕地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科學研究。參與活動的師生表示,今後將發揮黨員教師先鋒模範作用,整合農牧類校企資源優勢,助力海興經濟社會發展。

  此次海興與滄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合作活動,通過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與鄉村振興交流,為海興的發展注入新活力,也為雙方進一步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海興在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經濟與加強國防教育等多方面邁向新臺階。(文 徐文龍)

編輯:李雨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