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這裡就是當年召開‘鐵廠會議’的舊址,承載著咱們鐵廠鎮的紅色記憶!再瞧瞧這鐵廠核桃,皮薄肉厚,都是從這片紅土地裏孕育出來的!”近日,鏡頭前,遵化市鐵廠鎮鐵廠村黨支部書記張萬鐸化身主播,熱情地向網友推介當地特色農産品與家鄉文化。
果農們正在進行梨樹管護 供圖 中共遵化市委宣傳部
鐵廠鎮擁有14751畝廣袤村域,260公頃耕地與540公頃林地盛産出核桃、雪花梨、安梨、京白梨等特色農産品,是遠近聞名的“果木之鄉”。這裡承載著紅色基因,作為抗日革命根據地,這裡的“鐵廠會議”、甲山戰鬥等烽火記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蘊。
“直播帶貨不是簡單賣貨,更是把家鄉故事‘賣’出去。”張萬鐸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從村委會到紅色遺址,從鄉村大集到農戶院落,張萬鐸化身“新農人主播”,將山核桃、紅薯粉等特産融入紅色故事、民俗文化,讓農産品“帶文化出圈”。截至目前,其快手賬號已累計收穫2000多粉絲,點讚量突破8000次,不僅拓寬了農産品銷路,更讓鐵廠鎮聲名遠揚。
鐵廠鎮鐵廠村支部書記正在助農直播 攝影 李冬潔
在鐵廠鎮鄉村振興的版圖中,遵化市正陽果蔬專業合作社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自2016年成立以來,該合作社以“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模式運營,依託鐵廠鎮“南鮮北幹”農産品格局,發展勢頭迅猛。其自有商標“燕南梨韻”,併為成員提供生産資料購買及技術服務。此外,合作社流轉2000畝梨園土地,建成30畝農副産品加工倉儲物流中心,年可冷藏運輸水果10萬噸、分揀包裝3萬噸,帶動100人就業,助力500余戶果農增産增收。
“村播”打開銷售新渠道,“合作社”夯實産業發展根基。未來,鐵廠鎮將持續強化黨建引領,深耕“村播”模式,深度挖掘鄉村特色資源,打造更多農産品知名品牌,繪就農旅融合發展,繪就産業興旺、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新畫卷。(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