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縱深推進背景下,雄安新區作為新時代高品質發展“樣板間”,金融發展承載著改革創新的使命。中國人民銀行雄安新區分行聯合雄安新區改革發展局創新推出“雄安建設發展貸”,通過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雙輪驅動”機制設計與“政策性支持+市場化運作+標準化設計”架構搭建,不僅為雄安新區注入金融活水,更開創了宏觀政策協同實施的創新範式。
活動現場
發揮宏觀政策疊加效能
“雄安建設發展貸”是銀行使用央行低成本資金髮放給企業的貸款,財政部門同步貼息,形成了“央行資金池+財政杠桿”複合降本機制。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發揮精準滴灌作用,地方財政支持政策發揮杠桿撬動作用,共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綠色、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薄弱環節信貸投放。原則上,法人機構發放的“雄安建設發展貸”利率,不高於其上一季度一般貸款加權平均利率,非法人機構根據相關再貸款管理要求進行利率定價,形成了引導貸款利率逐步下行的機制。
活動現場
標準化設計助力高效融資“雄安範式”
“雄安建設發展貸”聚焦貨幣政策傳導逐步衰減、信貸産品供需錯配等問題,創新“標準+直通”融資模式,將央行支農支小再貸款、碳減排支持工具、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等嵌套于一款信貸産品中,將貸款期限、定價等要素進行標準化處理。企業僅需通過“金融服務直通車”線上平臺完成資質核驗並申請貸款。標準化、模組化設計不僅增強了貨幣政策工具傳導效能,還有效提高了貸款辦理效率,降低企業時間成本。
活動現場
數字化賦能提升管理服務質效
“雄安建設發展貸”依託“金融服務直通車”平臺,實現了“企業線上申請-銀行智慧審核-政策自動適配”全流程自動服務。通過數據直連,實現“申報即匹配、達標即享受”無縫銜接;通過區塊鏈技術,實現從信貸資金投放到財政貼息撥付全流程透明化管理。同時,建立“雙牽頭+雙報告”協同監管機制,使各項數據在管理部門共享驗證,形成了高效多維管理閉環。
活動現場
制度創新打造可複製的政策協同模式
實踐證明,當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精準共振時,不僅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更能激發市場主體內生動能。這種“政策協同創新”模式不僅為破解企業融資難題提供全新思路,也為政策工具創新提供新的參考實踐。下一步,雄安新區將探索建立“金融財稅事項會商機制”,進一步優化政策協同,為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與信貸政策融合發展提供可複製、可推廣的雄安模式。(文/圖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