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深葉茂遮風雨,幹挺枝繁伴歲長。近日,由河北省平泉市旅遊和文化廣電局、平泉市臺頭山鎮人民政府主辦,平泉市臺頭山鎮榆樹溝村委會和駐村工作隊承辦的第五屆文冠古樹節暨春季村晚拉開帷幕。市民遊客觀百年古樹感歲月滄桑,賞鄉土風情品文化盛宴,嘗新鮮果蔬體驗特色農家遊。
遊客觀賞文冠樹 攝影 李平文
據了解,文冠樹,科屬為無患子科文冠果屬。平泉市臺頭山鎮榆樹溝村生長在山樑上的文冠樹齡約400年,胸徑約70釐米,樹高10米,平均冠幅12米。文冠樹每年5月初開花,花瓣為白色,基部斑點由黃變紅變紫色,果實可食。因花朵像古人束髮的“冠”,得名“文冠樹”,它宛如鄉村歷史文化的見證者,以其蒼勁的姿態和滿樹繁花,吸引著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遊客觀賞文冠樹 攝影 李平文
春季村晚活動現場,鑼鼓喧天,熱鬧非凡。一隻只“雄獅”威風凜凜,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圍聚在一起,興高采烈地觀看舞獅表演。來自平泉市臺頭山鎮、遼寧省淩源市的鄉村文藝隊表演了秧歌、高蹺、戲曲等節目,為群眾奉上豐富多彩的文化盛宴。同時,遊客還到農業示範園區體驗採摘葡萄、蔬菜,觀賞百合花卉等農家遊活動。
群眾觀看文藝節目 攝影 李平文
“我村已連續舉辦了五屆文冠古樹節,旨在提高村民古樹保護意識,促進農業特色産業發展,激發文旅市場活力,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文冠古樹節共吸引各地群眾3萬餘人,銷售農副産品金額30余萬元。”駐平泉市臺頭山鎮榆樹溝村工作隊第一書記王淑艷説。
群眾觀看文藝節目 攝影 李平文
近年來,平泉市認真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以鄉村文化陣地建設為抓手,搭建文化活動載體、落實文化項目實施、營造文化娛樂氛圍,積極組織開展文化進鄉村等“七進”活動,推動鄉村文旅融合發展,助力農民增收、産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文 周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