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開展了“規範書寫·品帖境·悟筆法·探尋文化根脈書教育人”規範漢字書寫提高培訓活動,以書法文化論壇形式,提升中小學語文教師及書法教師相關能力,推動“書教育人”與文化傳承相融合。
徐水區規範漢字書寫提高培訓現場 攝影 李月英
活動由徐水區語言文字委員會辦公室、徐水區教師發展中心主辦,徐水小學、保定市文化名家高鳳仙書法工作室承辦。高鳳仙書法工作室核心成員高娟、馬寧分別做了《規範漢字書寫·楷書間架結構》《楷書的臨習與創作》專題講座,針對硬筆書法與軟筆書法展開了差異化教學。
高娟結合實例示範講解規範漢字書寫的理論與技法 攝影 李月英
留村鎮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主持人高娟圍繞楷書四大核心結構,深入剖析規範漢字書寫的理論與技法。河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保定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徐水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馬寧以“楷書四大家”為切入點,以《顏勤禮碑》為例,深入剖析其藝術精髓,傳授讀帖、臨帖的實用技巧,並引導參訓教師現場集字創作。70余名中小學骨幹教師循“筆墨之法”,悟“漢字之魂”,體悟漢字作為文化載體的精神內涵。
馬寧講解《顏勤禮碑》的筆法、結構、章法佈局及氣韻神韻 攝影 李月英
此次培訓要求參訓教師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教學實踐,通過“師生同賽”“親子書寫”等創新形式激發學生興趣,並實施“師徒結對”幫扶機制,形成校園書寫教育網絡,讓規範書寫從課堂延伸至校園文化。
書法名家高鳳仙指導參訓教師規範書寫 攝影 李月英
徐水區教師發展中心副校長高海寧介紹,近年來,徐水區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工作,依託文化名家工作室及書法名師工作室建設,充分發揮名師引領、骨幹輻射作用,不斷推進規範漢字書寫教育發展,著力構建“書教育人”工作三大體系:分層設計培訓課程,探索“書法+學科”融合教學模式,構建教師書寫能力進階體系;推動“書法教室”“漢字文化長廊”建設,構建校園書寫生態建設體系;通過書法名家公益課、講座、論壇等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漢字文化傳播網絡,構建社會協同育人體系。(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