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決賽暨未來城市場景體驗周新聞發佈會在雄安新區召開。
會上,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河北省委雄安辦常務副主任吳海軍宣佈,第二屆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系列大賽決賽11項賽事順利完成徵集遴選、初審預賽,即將開啟決賽,並將同步啟動未來城市場景體驗周活動。
據了解,大賽決賽將於6月9日在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科創園開賽,依次舉辦智慧農業、空天信息、機器人、金融科技、垂直大模型、醫療大健康、綠色低碳、網絡安全、智慧網聯、安全應急、低空交通等11項大賽決賽,將於6月底結束,整個賽程21天。
場景體驗周與決賽同步啟動,賽展一體,將推出一系列新技術與新場景互動融合的新體驗。期間還將舉辦幾十場産業、場景、資本對接等活動,來自全國的參賽企業團隊既可以與不同領域的前沿技術深度碰撞與跨界融合,也可以與需求單位、投資機構等充分交流和對接合作,共同開闢新領域新賽道新模式。
第二屆場景匯繼續以“匯未來技術、聚未來産業、建未來場景”為主題,認真學習借鑒國內外知名賽事、展會做法,會同各大賽承辦單位,以更高標準組織開展各項籌備工作。通過一系列舉措,場景匯作為科技、産業、金融、場景緊密對接的綜合性平臺作用充分顯現,全國各地的科創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積極響應,2700多家企業團隊的3400多項作品參賽,500多項先進技術和産品裝備、百餘項新場景參展,已有近百家企業和團隊意向落地,一批示範應用場景啟動打造,場景匯的影響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
目前,系列大賽決賽和場景體驗周各項準備工作已經順利完成,一場先進技術同臺競技、現實場景可感可及的創新盛宴即將啟幕。
——遴選近1000家企業團隊的近1200項作品進入決賽。第二屆場景匯11項大賽32個賽道,以未來城市建設發展的實際需求為牽引,瞄準新興産業與未來産業的重點領域,充分激發了各類創新主體參賽的積極性。
在參賽規模上,參賽企業團隊和參賽作品較首屆大賽增長兩倍左右,其中醫療大健康、安全應急、低空交通、綠色低碳、垂直大模型等5個大賽參賽作品均超過300項。經過預賽評審,共有981家團隊的1191項作品晉級決賽。
在參賽範圍上,參賽企業團隊涵蓋全國30個省份,其中河北省外佔一半以上;進入決賽的企業團隊中河北省外及雄安的佔67%,其中雄安佔10%,北京佔25%,其他省份佔32%。
在參賽品質上,參賽團隊不少都是行業龍頭企業和著名高校、科研院所,涌現出一批顛覆性創新成果、硬核科技和集成性解決方案,安全應急、低空交通、智慧農業等大賽無人化、智慧化技術裝備佔到50%以上,基本代表了各領域的領先水準。
——權威性評價、競爭性評價和成果轉化競價機制更加完善。首屆場景匯初步建立了權威性、競爭性評價機制,今年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更加突出市場價值和場景適配度,遴選更具突破性、實用性和市場潛力的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爭取使一批優秀成果賽完就能落地。
組建陣容龐大的評委隊伍。11項大賽32個賽道逐一組建由行業權威專家、投資機構、需求單位等共同組成的評委隊伍,其中行業權威專家主要來自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全國性社會組織等單位,投資機構主要包括知名風投機構、省內地方産業投資基金和有關企業投資部門等,需求單位包括疏解企業、省內國企民企、場景建設單位、高新區、經開區等,評委總規模超過500人。
實施多維度評價評審。決賽採取技術路演、産品展示、場景實戰等形式分賽道競技,技術專家主要是對技術創新性、研發成熟度等進行權威性評價,投資機構重點聚焦商業模式可行性、投資回報率進行競爭性評價,需求單位重點考察技術與産業發展、場景建設的匹配度,對實用性和可推廣性等進行評價。
堅持公平公正公開。每場決賽由評委現場打分,比賽結束即宣佈比賽結果,每個賽道評出一、二、三等獎和若干優秀獎。賽場面向廣大科創企業、需求單位、投資機構、各地投促部門和産業園區等開放。
——首次舉辦可視可感的未來城市場景體驗周活動。“系列比賽+場景體驗”是場景匯的鮮明特點。場景匯組委會精心謀劃舉辦未來城市場景體驗周,搭建參賽作品展示交易平臺,為場景找技術、為技術找場景,打通新技術快速走向市場的通道。
常展與臨展相結合。體驗中心設常展區2300平方米、臨展區1500平方米,集中展示參賽作品,體驗周結束後優秀作品將納入常展區常態化展示。此外,還在室外展出數十項大型智慧農機、安全應急裝備以及大型無人機等。
技術與場景相結合。設置空天信息、綠色低碳、醫療大健康、低空技術應用等11個體驗區,以百餘項場景為主線展示500多項創新技術。
模擬體驗和實景體驗相結合。既有元宇宙+智慧醫療、低空飛行模擬、數字孿生城市等模擬體驗場景,又有大量線上遠程體驗場景,還在場景匯科創園地下空間及金湖公園,設置北斗地下定位導航、人防管理、機器人協同服務、低空+城市管理等現場體驗場景。
展示與交易相結合。體驗周所展示的既是“展品”也是“商品”,各方面隨時可以對接洽談、選用選購。體驗周結束後常展館還將持續提供展示、交易服務,讓有需求的單位能夠“一站式”常態化了解、對接、交易有關領域的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
——場景匯配套支持政策持續加力。今年場景匯更加注重發揮資本和資金的撬動作用,專門出臺金融支持場景匯創新成果落地轉化工作方案,構建更加完善的資本矩陣、陪跑機制和科技項目支撐體系。
擴大創投聯盟規模,新吸納10家省內地方産業投資基金和10家北京等地投資機構,成員由20家擴充到了40家,把更多社會資本引入場景匯,形成資本賦能的規模效應。
籌劃設立場景匯産業投資基金,初步考慮首期規模在2億元左右,並與雄安的基金群以及相關地市的産業投資基金聯動,吸引社會資本跟投,推動第二屆場景匯優秀成果落地。
加強與中國農業銀行河北分行的戰略合作,未來三年農業銀行將為場景匯開發專屬信貸産品,提供專項信貸資源,支持參賽企業落地轉化及場景打造。
加大産業創新支持力度,雄安新區出臺《關於促進未來之城場景匯成果轉化落地 支持創新載體高品質發展的若干措施》及實施細則,省級層面設立科技支撐八大重點産業高品質發展創新專項,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場景打造資金都向場景匯傾斜,各地市也通過場景打造、科技計劃、專項資金、創新招投標等方式,吸引科創企業團隊落地,推動大賽成果擴大應用。
——數十場豐富多彩的配套活動匯智聚力。在決賽和場景體驗周舉辦期間,場景匯組委會將邀請省有關部門、各地市政府及高新區、産業園區、107個重點特色産業集群以及省內國企民企、金融機構、醫療機構等領域的領導嘉賓觀賽觀展,並舉辦一系列活動。
産業對接活動,每個賽道至少組織1場,由雄安和各地投促部門、産業園區等,面向參賽企業開展政策推介和産業招引。
場景對接活動,圍繞120個場景項目,組織雄安新區和各地市、省屬國企等場景需求單位,與參賽企業開展供需對接。
資本對接活動,根據參賽企業的融資需求,組織風投機構、地方産業投資基金、銀行部門,逐一開展投資洽談。
創新成果首發活動,組織發佈一批新産品、新技術、首臺(套)以及示範場景。
舉辦百家智慧網聯汽車企業進雄安活動暨雄安智慧網聯汽車測試賽啟動儀式,以及醫療大健康技術交流等活動。
會上,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河北省委雄安辦常務副主任吳海軍;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雄安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于國義;中國農業銀行河北省分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兼雄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帥;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綜合服務公司董事長石景就大賽決賽及未來城市場景體驗周籌備情況,回答了記者提問。(文 徐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