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李雨馨
日前,在河北省泊頭市王武鎮東官道村的麥田裏,由滄州市農業農村局、滄州市農林科學院、泊頭市農業農村局、泊頭市科學技術和工業信息化局等單位專家組成的測産組,對“泊麥7號”進行測産。經過選點、測量等環節,確定了地塊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數據,綜合得出638.9公斤的畝均産量。
“這次測産‘泊麥7號’在東官道,測産結果畝産達到了638.9公斤,體現了該品種在抗旱節水條件下的高産潛力,也為滄州地區乃至更廣范的小麥種植區提供了優質的範例。”滄州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趙松山説。
據了解,“泊麥7號”由泊頭市蔬寶種業有限公司耗時14年,從3600個雜交組合中精心繁育而成,目前已在滄州運河東部、山東濱州、東營及天津等旱鹼麥區累計推廣160多萬畝。
“‘泊麥7號’具有分蘗力較強、成穗率高、穗粒數多,抗寒、抗旱、耐鹽鹼、抗倒伏性強等優點,2024年被河北省種子總站確定為‘河北省相應適宜生態區5個好品種之一’,並榮列2025年河北省主推品種。‘泊麥7號’在中低水肥地區表現尤為突出,具有廣闊的推廣前景。”泊頭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李鐵鏈説。(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