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獻縣:優化種植結構 促進農民增産增收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13 17:00:26

  河北省滄州市獻縣臨河鄉梁莊村位於獻縣蓄滯洪區,是一個傳統的農業村莊,主要種植作物為玉米和小麥,生産效益較低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梁莊村的種植戶。滄州市農業農村局、滄州市海洋和港航管理局駐梁莊村工作隊在前期大量走訪調研、查閱資料、諮詢河北省農科院專家和滄州市技術人員等工作的基礎上,決定引導種植戶開展冬油菜種植,解決冬閒地、小麥種植收益低、農民種植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據了解,推廣冬油菜種植綜合效益較高,經濟效益顯著,冬油菜種植比傳統的小麥種植增收能夠達到30%以上,並且成本較低,生長週期短,茬口靈活,可接續種植玉米等主糧作物,實現“一年多收”。

  駐村工作隊通過入戶走訪了解農戶對冬油菜的認知度、顧慮點,向種植戶們講解政策、交流種植技術、分析臨近縣市典型成效、算經濟賬等,一畝冬閒田變油菜田,可賺600元以上。同時邀請已受益的種植戶現身説法,用“身邊人、身邊事”增強説服力,示範引領破除傳統思維,打破“重夏糧、輕冬種”的傳統觀念。

  駐村工作隊還邀請滄州市3名農技專家和梁莊村2名鄉土人才組建科技服務隊。明確了適宜種植的冬油菜品種衡油8號以及輕簡化栽培技術,解決了農民“怕費工、怕技術難”的顧慮,將“良種選擇—精準播種—水肥調控“技術鏈條植入生産全過程。同時還邀請國家冬油菜崗位專家進行線上生産技術指導,設立“節氣課堂”培訓機制,在秋種、春管、夏收等關鍵節點開展“田埂教學”。發動種植大戶、合作社帶頭人等“關鍵群體”,打造20畝以上冬油菜種植示範區3塊,在農閒時段組織村民現場觀摩,增強示範效應,帶動普通農戶,逐步轉變農民觀念。

  當前,冬油菜推廣種植逐步得到了村民的認可,種植面積從之前的20余畝發展到了今年的300多畝,種植大戶對“良種+良法”種植模式基本掌握,“産-銷-加”産業鏈初步形成,油菜産量也大幅度提高,從每畝300斤左右增加到了每畝500多斤,農戶收入每畝增加200-600元。

  推廣冬油菜種植是優化種植結構、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重要抓手,對增加村民收入、壯大村集體收益具有積極作用。下一步,駐村工作隊、村兩委將探索推動産業鏈延伸增值,開發菜薹蔬菜等副産品,提升附加值,為推動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文 周曉青)

編輯:徐文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