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非遺大會”啟幕 京津冀非遺盛宴點亮未來之城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16 15:18:15

  6月13日,“雄安非遺大會”——京津冀非遺展示活動在雄安新區啟動。作為河北省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主場活動,本次活動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河北省群眾藝術館(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雄安新區宣傳網信局承辦。

  本次活動以“融入現代生活——非遺正青春”為主題,通過非遺主題展演、京津冀非遺精品展、潮玩美食市集、非遺惠民展演四大特色版塊,展現京津冀非遺傳承實踐活力,弘揚非遺時代價值,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非遺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

“雄安非遺大會”啟幕 京津冀非遺盛宴點亮未來之城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16112134

雄安非遺大會現場

  傳統與現代融合 演繹非遺創新表達

  6月13日晚,非遺展演在震撼炫目的水幕光影秀《九龍成淀》中拉開帷幕,巧妙運用雄安商務中心環形水幕與樓體投影交相輝映,以現代光影技術,生動描繪雄安“九龍戲水成巨淀”的古老傳説。隨後,如夢如幻的舞蹈《蘆花飛揚》翩躚而至,蘆葦叢裝置與舞者表演完美融合,將觀眾帶入一幅意境優美、充滿詩意的“濕地蘆葦畫”中。

  展演內容豐富多彩,通過非遺元素與流行元素的深度交融,創新多種演繹形式。舞蹈《風荷水墨》通過舞蹈動作與舞臺布景的巧妙結合,展示出新區藍綠交織、水城共融的生態底色;戲曲舞蹈《袖舞弦歌》典雅大氣,將戲曲藝術的柔美與東方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戰鼓武術《武韻安瀾》雄渾激昂,剛勁與柔美交織,盡顯燕趙兒女豪邁氣概;吳橋雜技《蝶戀花》與光影效果相映成趣;熱血沸騰的搖滾民謠《燕趙歌行》熱力開唱;打鐵花《火樹金花》作為壓軸華章,迸發出傳統技藝穿越千年的磅薄生命力。

  匯聚三地非遺精品 共賞非遺匠心傳承 

  在雄安新區商務服務中心地下環廊,琳琅滿目的京津冀非遺精品區,共匯聚了三地200余件具有代表性與現代生活融合緊密的傳統技藝、傳統美術類非遺精美作品。漫步其間,技藝精湛的北京玲瓏枕、色彩華美的津派周氏風箏、精美的定興京繡……一件件巧奪天工的藝術品,讓遊客愛不釋手,營造出非遺保護成果共享的和諧氛圍。

  傳統與潮流碰撞 品味非遺生活美學

  在傳統與時尚碰撞的潮玩美食市集展區,精選了京津冀三地50項傳統美食、傳統手工藝及醫藥類非遺項目。北京的狀元工坊翻裏花、津門蔡氏貢撣、河北的驢肉火燒......精美的文創産品,美味四溢的特色非遺美食,讓遊客紛紛排起了長隊。遊客一邊品味著美食,一邊挑選著非遺潮玩新品,對各地的美食潮物讚不絕口。據悉,市集將持續至6月15日。

  非遺惠民展演 傳遞傳統文化溫度

  6月13日晚,非遺惠民展演同時在分會場白洋淀文化廣場、雄山公園等地同步上演。在白洋淀文化廣場,大陽村八卦掌、飛叉、東向陽村高蹺、中東大鼓、北河莊村太獅會等優秀非遺項目引來觀眾圍觀喝彩;河北梆子、張神堂吵子會、西槐武術、十里鋪音樂會、張魏莊頭秧歌等精彩節目在雄山公園輪番上演。

“雄安非遺大會”啟幕 京津冀非遺盛宴點亮未來之城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616112141

雄安非遺大會現場

  促進區域文旅協同 推動非遺創新發展

  本次活動通過傳統與現代融合、沉浸式體驗、“非遺+科技”、新媒體矩陣傳播等多元形式,將京津冀非遺保護成果轉化為“看得見”的文化盛宴、“摸得到”的匠心體驗、“帶得走”的特色技藝,不僅讓廣大遊客領略到京津冀非遺魅力,也為三地文化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

  據統計,今年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宣傳展示活動期間,全省非遺展示展演活動達300余場。(文/圖 徐文龍)

編輯:周曉青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