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滄縣融媒體中心
初夏時節,在“中國金絲小棗之鄉”河北省滄州市滄縣,金黃的棗花挂滿枝頭,杜生鎮史樓小學的學生們走進棗林,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棗樹修剪、開甲等管護技能,體會勞動的辛苦和快樂,深入了解家鄉的棗文化。
“活動中,我不僅了解到棗樹的管理技能,更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道理。今後,我將帶動更多同學參加農業勞動,掌握多種勞動技能,用自己的雙手創造美好未來。”滄縣杜生鎮史樓小學學生高振斐説。
史樓小學以勞動教育進校園為切入點,通過開展主題班會、學習棗樹管理技能、製作紅棗美食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在寓教于樂中增強學生勞動意識,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培養學生勞動習慣。
“我們將繼續開展相關勞動教育活動,把勞動教育融入日常教學,幫助孩子們在勞動中增長見識、鍛鍊能力、學會合作、掌握生活本領,真正實現全面發展。”滄縣杜生鎮史樓小學校長鄭永臣説。
近年來,滄縣各中小學深挖勞動教育資源、豐富教育形式,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實踐體驗,引導全體學生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實現五育有機融合,讓勞動精神內化於心、外化于行。(文 徐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