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東史端鎮南胡渠村純飛家庭農場的高標準農田,種植戶在農技專家指導下,調整機播行距、株距,採用寬窄行種植模式進行玉米播種,隨著機聲隆響,播種、施肥、鋪設滴灌帶一氣呵成。
農技專家為農戶講解寬窄行種植模式的技術要點 攝影 李月英
徐水區農業農村局技術站站長王星介紹,寬窄行種植打破了傳統種植模式,將60釐米等行距改為寬行80釐米、窄行40釐米交替種植,株距由25釐米改為16釐米,畝株數由4500株左右增加到6800株,預計玉米單産可達800公斤以上,較傳統種植增産至少100公斤。
播種機在田間進行精量播種、施肥、鋪設滴灌帶 攝影 李月英
農場負責人張小素介紹説,今年農場特意劃出100畝地作為徐水區夏播玉米寬窄行種植示範田。在種植過程中,嚴格按照專家指導,選用優質密植品種,採取精量播種,科學配比肥料,並鋪設滴灌帶,方便生長期內進行水肥一體化管理。張小素滿懷信心地説:“一旦種植成功,就相當於多收穫了10畝地的糧食産量,發展前景十分可觀。”
測量實際行距 攝影 李月英
王星介紹道,寬窄行種植模式將大幅提升玉米田的採光、通風條件,加速植株光合作用,並搭配精準水肥管理,確保玉米在各生長階段營養充足,為秋糧豐收打下良好基礎。秋收時該區將組織觀摩活動,大力推廣該種植模式,推進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産提升,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文 李雨馨)
測量實際株距 攝影 李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