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遵化市新店子鎮東南宅村,新鋪的柏油路寬敞平坦,精緻溫馨的庭院乾淨整潔,村裏的小廣場上,幾位老人正在悠閒地嘮著家常。“現在村裏的環境美了,心情都跟著舒暢!”村民王靜雲的話語間滿是幸福。這一切喜人的變化,都是遵化市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切入點,全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的生動實踐。
人居環境整治,不能單打獨鬥,要凝聚多方合力,構建全域聯動的立體網絡。
“夏天溝渠附近臭氣熏天,這次鎮村幹部和相關部門齊上陣,淤泥雜物被清得乾乾淨淨,看著都敞亮,汛期也踏實多了!”在東陵鄉新立村防洪排澇溝渠疏通工作現場,清淤後的溝渠煥然一新,村民郭黨笑得合不攏嘴,滿臉都是對政府工作的認可與感激。
西下營滿族鄉東關村的志願者們正在打掃街道衛生 攝影 李一
今年以來,遵化市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作為提高村民生活品質、推動鄉村振興的重大工程,構建起“市級統籌、部門聯動、鎮村落實”的立體化推進體系。通過召開專題座談會、鎮村黨支部書記座談會、調研交流等方式,精準剖析各村環境衛生存在的痛點難點問題,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行動中,該市縣處級領導挂帥包聯,下沉一線協助開展整治工作,完善農村垃圾清掃保潔轉運機制,督促落實長效管護措施,一線參與環境衛生整治;1820個基層黨組織化身“紅色引擎”,黨員幹部帶頭清雜草、搬雜物,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50個市直單位與25個鄉鎮結對幫扶,從人力、物力、財力多維度發力,為整治工作注入強勁動能。
人居環境整治,不能浮于表面,要以問題為導向,開展全域覆蓋的集中整治。
遵化市東舊寨鎮志願者在主路兩側清理垃圾 攝影 趙新明
“一二三,用力起!”在東舊寨鎮大寨村的小巷裏,黨員幹部、村民代表、志願者們組成的整治隊伍正齊心協力抬起一塊廢棄石板,儘管汗水浸透了他們的衣衫,卻澆不滅大夥的熱情,這樣熱火朝天的場景在遵化各村隨處可見。
自行動開展以來,該市各單位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以農村積存垃圾大起底攻堅行動為突破口,明確從主要道路開始整治,逐步向村內河道、坑塘、主次街道、背街小巷等區域縱深推進,對農村環境衛生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徹底清理整治。
一時間,各村處處都是忙碌的身影,村民們利用閒暇時間,主動打掃並維護房前屋後及周邊區域衛生,真正實現了“環境關聯你我他,齊抓共管靠大家”的良好局面。行動期間,該市累計出動人員15000余人次、車輛3800余輛次,清理積存垃圾等點位10170處,清運總量達28200余方,拆除破損陳舊廣告5981個,各村環境面貌煥然一新。
遵化市山裏各莊村乾淨整潔的街道 攝影 李一
人居環境整治,不能一朝一夕,要建立長效機制,打造多元共治的管理格局。
“今天打掃衛生又攢了幾個積分,等年底表彰大會就可以按照積分領獎品啦!”走進崔家莊鎮東祁爾莊村委會,村民延蘭霞正開心地展示著自己的積分小冊子,冊子上記滿了參與環境衛生清理、垃圾分類等事項獲得的積分。曾經無人問津的村莊事務,如今在“積分制”的推動下,成為村民們競相參與的“熱門活動”。
為確保整治成效長效化,該市以黨建為引領發動群眾,通過“積分制”“門前三包”“紅黑榜公示”等多種制度,將環境整治納入村規民約,激發群眾內生動力,破解了村環境治理難的問題。同時,該市積極完善長效機制,借鑒先進地區經驗,探索構建“鎮、村保潔收集,縣級轉運處理”分級管理體系,明確多部門職責分工,形成全鏈條閉環治理。
從“臟亂差”到“美如畫”,遵化市在深入踐行“千萬工程”經驗的過程中,不僅成功擦亮了鄉村的“顏值”,更喚醒了文明鄉風。如今,和美鄉村的幸福畫卷正在遵化市這片冀東大地徐徐鋪展,廣大農民群眾在環境優美、生態宜居的鄉村環境中,正邁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