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製作:李雨馨
日前,在河北省泊頭市四營鎮馮三番村的玉米地裏,播種機沿著規劃好的行距勻速行駛,一粒粒玉米種按寬窄行間距整齊落入土壤。田壟間,農業農村局的技術人員仔細核對種植間距,向農戶講解高密度播種的注意事項。
“去年種了兩種,有一種是寬窄行,一種是普通的。普通的是合4400株,寬窄行的是合5800株,寬窄行比普通的要增産幅度達到200-300斤,我比較認可這種模式,今年我大部分的都是採用的寬窄行。”泊頭市四營鎮馮三番村村民馮旺明説。
近年來,泊頭市農業農村局推廣玉米寬窄行高密度種植播種技術,通過寬窄行相間排列,在寬行保障通風透光的同時,于窄行加密種植,解決傳統模式中密度與光照的矛盾。多地實踐顯示,該技術使玉米畝産量較傳統方式提升15%-25%。同時在推廣中,農技人員深入一線,從行距株距設定、土壤肥力對應的密度調整,到配套田間管理措施,全程指導種植戶掌握技術要點,為糧食單産提升提供技術支撐。
“我們將進一步加大該技術推廣力度,在全市打造多個示範基地,以點帶面,讓更多農戶受益。同時持續跟蹤技術應用效果,根據本地實際情況不斷優化技術方案,為保障糧食安全、推動農業高品質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泊頭市農業農村局辦公室主任李鐵鏈説。(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