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和曲陽縣人民政府出品,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保定市委宣傳部、保定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支持的民族舞劇《孩兒枕·家和興》入圍第十四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終評,該劇7月18日將在河北省藝術中心大劇場精彩上演。與此同時,該劇也將於8月先後在北京、上海精彩亮相。本劇以北宋定窯白釉“孩兒枕”為創作靈感,挖掘背後流傳百年的民間傳説,凝練出一段溫情故事,詮釋“家和萬事興”的傳統理念與人倫情感。
演齣劇照
舞劇以鮮活樸實的民俗風貌和真摯動人的人物情感,再現宋代百姓日常煙火,凸顯“風雅亦在柴米間”的真實生活美學。全劇將傳統文化與當代表達相融合,使歷史風貌富有人間煙火氣,助力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孩兒枕”是故宮博物院最著名的藏品之一,也是河北曲陽定瓷的代表作。“孩兒枕”精美巧妙,世所罕見,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定窯所出品瓷器的美學象徵,體現宋代市井文化風貌。
演齣劇照
民族舞劇《孩兒枕·家和興》,用舞臺藝術探究“孩兒枕”這一經典工藝美術形象背後的古代民俗文化意義,全新展示宋朝時期定瓷繁榮昌盛的民俗風情、瓷文化、市井生活,彰顯“家和興”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試圖通過“生活”這一窗口,展現一幅雅俗並舉的宋代美學畫卷。“家和興”,是一條堅韌的情感主脈,貫穿于整部舞劇之中。劇中瓷靈與俠骨柔腸的謝白花、憨厚樸實的曲三傑相遇,以詼諧逗趣的演繹,將深深紮根于中國人心中的傳統人倫思想和樸素情感盡情傳遞。
故事講述,宋代天聖年間,定瓷興盛,凡傳世之作必有瓷靈附身。民族舞劇《孩兒枕·家和興》以寫實的筆墨,圍繞靈動可愛的瓷娃娃形象,以及制瓷工匠“曲三傑”和窯官之女“謝白花”少男少女間的情感糾葛與人生起伏,生動講述了一段跌宕而和樂的家庭故事。“家和興”,是始終貫穿《孩兒枕·家和興》的情感主脈,舞者們親切質樸的動作、靈動輕快的身姿、詼諧逗趣的演繹,都傳遞著根植于每位中國人心中的傳統人倫思想和樸素鄉土情感,讓觀者的心産生強烈的共鳴與感動。堅持以人為本、深植人文情感的民族舞劇《孩兒枕·家和興》,不僅是一場舞蹈演繹的視覺盛宴,也是一次對家的深情呼喚,更是一次對民俗文化的崇高致敬,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生動詮釋。
演齣劇照
民族舞劇《孩兒枕·家和興》通過生動的場景設計,完美地展現了宋代豐富的市井風貌,其中包括宏偉的大宅府邸、珍貴的官窯瓷器陳列、熱鬧的街頭瓦巷、繁忙的水旱碼頭、熙攘的酒樓茶肆,以及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水井與穿梭其間的馬車,將觀眾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活氣息與時代特色的宋代社會畫卷;讓這每一景一幕的觀者,仿佛在欣賞一幅幅熱鬧歡騰的宋代市井風情畫,又真切領略著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一般的北宋風俗畫的韻味。
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深度挖掘“孩兒枕”的故鄉——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地域文化特色與風貌,主創團隊歷時近一年創排,兩度赴曲陽實地采風,藝術創作相容並蓄,全劇詼諧幽默,笑中藏淚。曾任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國家大劇院副院長趙鐵春與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舞蹈中心主任李麗擔任藝術總監,北京舞蹈學院院長許銳任編劇,北京舞蹈學院民族民間舞係副主任靳苗苗任總導演。演員陣容上,中國東方演藝集團舞蹈演員朱瑾慧、徐萌、何仲達、郭凱、王萌萌等優秀舞者共同主演。
演齣劇照
“孩兒枕”獨特的器型蘊含著中國人對家和萬事興的美好期望,作為定窯瓷器的傑出代表——“孩兒枕”的藝術成就與歷史地位不僅體現了定窯鼎盛歷程,還象徵著文化生命力的延續與變遷。時空交錯間,這部充滿生命與愛的力量舞臺作品即將亮相,邀您一同感受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藝術與定瓷文化的完美融合,領略宋代美學的獨特韻味。(文/圖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