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鹽山:稅務護航農業新質生産力發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25 10:31:52

  北方銀耳工廠化生産、高檔花卉智慧化培育、畜禽養殖資源化利用、中草藥綠色化種植……當前,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的農業生産力變革在滄州市鹽山縣蓬勃展開。

  在位於鹽山經濟開發區蒲洼城園區的滄州福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智慧生産車間,一朵朵通體潔白、如碗口大小的銀耳盛開在一根根黑黝黝的菌棒上。在車間的外墻,懸挂著一個智慧“盒子”,室內溫度、濕度、加濕器運行等情況一目了然。

  “這套系統可以調節室內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含氧量等,以此來達到銀耳生長所需的環境條件。除此以外,我們還設置了智慧物聯種植系統,技術人員可以通過手機遠程監控各個車間銀耳的生長情況,在經過制棒、接種、養菌、種植等標準化流程後,鮮銀耳便可成熟採摘,整個週期為30到45天。”公司總經理崔連貞説。

  這家公司與福建農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院校開展農業科技合作,摸索推出一套家庭智慧車間“1314”種植模式:1個農戶提供3間平房,個人投入1萬元,實現年收益4萬元。公司統一提供菌種、技術及加工設備,對種植全過程實施遠程在線服務指導,統一回收産品。截至目前,全縣已建設家庭智慧車間260多個,吸引150多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千余名群眾加入銀耳種植産業。

  “在銀耳智慧化生産過程中,稅收政策的扶持為企業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去年以來,在稅務部門的輔導下,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先進製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等稅費優惠180余萬元,為我們應用新技術、研發銀耳深加工新産品增添了底氣。”崔連貞説。

  位於鹽山縣小營鄉劉友章村的滄州綠宣花卉種植基地是鹽山縣蝴蝶蘭種植基地之一,時下,在蝴蝶蘭智慧溫室裏,花農們正在給蝴蝶蘭造型、組盆、打包,陸續供應京津等地城市。

  劉友章村是個傳統農業村,很多土地為重度鹽鹼地。該村退役軍人劉金松回鄉創業,流轉土地建智慧溫室,帶領鄉親們轉變鹽鹼地利用方式,種植蝴蝶蘭。

  “目前,我們的基地已建成智慧日光溫室9個,面積14000平方米,輻射帶動周邊300余名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基地的發展離不開稅務部門的支持,去年以來,我們享受各類稅費優惠政策減免20余萬元。”基地負責人劉金松表示。

  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為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能。國家稅務總局鹽山縣稅務局堅持以稅惠農、以稅助農、以稅興農,深入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落實落細稅費支持政策,為縣域農業新質生産力發展賦能增效。(文 徐文龍)

編輯:周曉青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