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來源:遷安市融媒體中心
暑意未消,秋聲漸起。8月7日立秋時節,在唐山遷安市的博物館剪紙活動室內,一場別開生面的剪紙迎立秋活動熱鬧開展。遷安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文芳現場授課,帶領居民們用剪刀與彩紙勾勒節氣故事。
活動現場,社區居民們熱情高漲,紛紛圍坐桌前專注學習。傳承人先向大家講解立秋的文化內涵:“‘立’是開始之意,‘秋’代表禾谷成熟,這個節氣不僅標誌著秋天的到來,更承載著豐收的期盼。”隨後,他手把手教授剪紙技巧,從紙張折疊到圖案設計,耐心指導每一位參與者。
隨著剪刀上下翻飛,一張張彩紙漸漸蛻變——立秋、飽滿的玉米、沉甸甸的谷穗等充滿秋意的圖案躍然紙上。居民們舉著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臉上洋溢著成就感。
“今天學會了剪紙,我剪了一幅豐收圖,希望今年的糧食能大豐收!”市民鄭小英笑著説。
小學生張珈齊拿著自己的作品格外開心:“我特別喜歡吃玉米,所以今天剪了一幅玉米的作品,希望今年的玉米長得越來越大。”
據了解,立秋節氣與農事活動息息相關,剪紙藝人將立秋的自然景象、民俗風情等元素巧妙融入作品,既讓居民感受了非遺技藝的魅力,也傳遞了節氣文化的深厚底蘊。這場活動不僅豐富了社區文化生活,更讓傳統節氣在剪紙藝術中留下了獨特印記。(文 周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