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雷戰”熱土到智慧果園:四位海歸以代碼“耕”出農業新未來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8-21 15:18:38

  8月14日清晨,一輛冷鏈車從保定市阜平縣王林口鎮五丈灣村緩緩駛出,車上滿載的黃金蜜桃均貼有區塊鏈溯源碼。24小時後,這些由“代碼”培育出的果實將登上盒馬、京東等平臺的貨架。據悉,光存黃桃基地於今年6月正式開園,這也意味著五丈灣村1050畝智慧果園迎來首個豐收季,預計本季可向市場供應優質黃桃200萬斤。

從“地雷戰”熱土到智慧果園:四位海歸以代碼“耕”出農業新未來_fororder_從“地雷戰”熱土到智慧果園:四位海歸的太行“代碼革命”180

溯源信息管理情況 攝影 陳晶晶

  很難想像,這片曾因“地雷戰”聞名的紅色土地,如今成為了四位“90後”海歸青年用鍵盤與鋤頭共同耕耘的“實驗田”。吳澤年、牛童、方正豪、楊明乾,這四位畢業于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的計算機高材生,七年前集體辭去北京互聯網大廠的高薪工作,在父輩的召喚下紮根太行山深處,立志“用數據給黃土鍍金”。

  他們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了一系列“代碼革命”:將120套土壤感測器埋入地下30釐米處,在梯田邊緣架設微型氣象塔,讓植保無人機編隊穿梭于雲層之間。所有收集到的數據都匯入自建的“雲端大腦”,通過手機一鍵即可操控施肥、灌溉、病蟲害預警等農事操作。曾經“靠天吃飯、憑經驗估産”的傳統種植模式,如今已被精準演算法取代:灌溉用水減少42%,化肥利用率提高35%,商品果率從62%大幅提升至81%,每顆果實的糖度、克重、色差在分選線上都能實現毫秒級判定。

從“地雷戰”熱土到智慧果園:四位海歸以代碼“耕”出農業新未來_fororder_從“地雷戰”熱土到智慧果園:四位海歸的太行“代碼革命”559

智慧果園的“雲端大腦” 攝影 陳晶晶

  數據高效運轉的同時,當地老鄉的收入也顯著增長。園區採用“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500余戶農戶穩定就業,戶均年增收達3萬元。57歲的鄭愛民便是受益者之一,他過去守著幾畝玉米地維持生計,如今成為了“數據管理員”,坐在樹蔭下用手機就能調度滴灌閥門,他高興地説:“一年能賺四五萬,家裏還新蓋了八間平房。”

  從“阜平不富,死不瞑目”的鏗鏘誓言,到“黃桃要像地雷戰一樣出名”的青春宣言,紅色基因與數字基因在五丈灣實現了跨時空的交融。吳澤年表示,目前他們正規劃拓展NFC果汁市場、建設凍乾果脆加工廠,打造“種植+採摘+紅色研學”的現代農業綜合體,讓這片紅色熱土成為産業發展的樣板。

從“地雷戰”熱土到智慧果園:四位海歸以代碼“耕”出農業新未來_fororder_從“地雷戰”熱土到智慧果園:四位海歸的太行“代碼革命”868

黃桃運輸現場 攝影 陳晶晶

  當前,五丈灣智慧果園的採摘季將持續至9月。客戶可通過“智慧果園”小程式進行線上採購,也能預約線下體驗——在當年埋雷禦敵的土地上,親手採摘一顆帶著數字光芒的“智慧果”。(文 李雨馨)

編輯:徐文龍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