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橋真為我們解了心憂,一點沒耽誤秋收。”近日,遵化市東陵滿族鄉六合一村村民馬金喜站在新修的便橋旁,看著自家車上收穫滿滿的板栗,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8月連日降雨疊加上游來水,讓東陵滿族鄉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交通“大考”,轄區內六合、新立、定大等村的三座橋梁及部分道路受損嚴重,不僅影響了群眾的日常出行,更讓群眾為今年的秋收憂心忡忡。面對這一困境,遵化市迅速組織鄉村幹部和群眾展開生産自救,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民生搶修戰”就此打響。
“一方面,我們在受毀橋梁兩側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誌,安排鄉村幹部24小時輪流駐守,防止發生意外;另一方面,同步做好橋梁修復的前期準備工作,積極與市交通運輸局溝通對接,第一時間組織專業技術專班趕赴現場,展開細緻的勘察評估工作。為了儘快解決群眾的出行難題,經過綜合考量,我們決定優先搭建三座臨時便橋。”東陵滿族鄉主管防汛工作負責人介紹道。
遵化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方案敲定後,遵化市交通運輸局和東陵滿族鄉迅速組織工程隊奔赴現場,立刻投入到爭分奪秒的施工中。施工人員首先對橋位處的淤泥和雜物進行徹底清理,為後續施工掃清了障礙。隨後,混凝土承插排水管和填築便道所需的材料陸續運抵現場,工程隊按照施工方案有序展開基礎施工。經過10余天的緊張施工,三座便橋順利建設完成並正式投入使用。如今,新建便橋已成為連接群眾生産生活的“安心通道”。橋上,行人步履從容,車輛通行有序。隨著秋收季到來,更有滿載收穫的車輛頻繁往返,用忙碌的身影迎接秋日的豐收喜悅。
遵化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正在開展三座受損主橋重建工程前期手續跑辦工作,待手續完備後,將嚴格按照施工標準進行操作,全力以赴對橋梁進行修復,確保早日為群眾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徹底解決群眾的出行難題。(文 徐文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