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條莊稼道一修,車輛下地、運糧可方便多啦。”秋收時節,保定市徐水區東釜山鄉南陳莊村的百姓點讚,“急難愁盼找支部,幹部服務有溫度!”
南陳莊村修復水毀田間道路,方便群眾生産生活 攝影 劉柯旋
“今年夏季,村外有幾段田間路被洪水沖毀。快收玉米了,村民發現後馬上報告村裏,黨支部及時調來鏟車、壓路機,修復千余米田間地頭小路。”南陳莊村黨支部書記張永林説,“有事找支部”已經成為百姓共識,黨支部每月向黨員、村民代表徵求民生方面意見,並及時解決。為方便群眾日常“説事”,“村部”一年365天白天不鎖門;即使中午沒人在崗,也能依照張貼的聯繫電話找到村幹部。幹群關係和諧,百姓安居樂業,該村近兩年相繼被評為全區“五星級”先進村、優秀基層黨組織。
直播帶貨+傾聽民聲,商平莊村黨支部發展、惠民兩促進 攝影 劉柯旋
群眾有事找支部,幹部沒事常串門。戶木鄉開展“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活動,全鄉16個村的“兩委”幹部、黨員骨幹、網格員、調解員,每週走訪本村農戶,並建立幫辦服務微信群51個,宣傳黨的政策,收集各種訴求,為群眾排憂解難。幹部黨員在身邊,訴求渠道在指尖,“有呼速辦”+“未訴先辦”,為民服務更加主動高效,大量問題隱患及時化解。據統計,今年8月全鄉接到上級推送的“市長熱線”問題數量環比下降62.5%,辦結事項群眾滿意率100%,更多的人主動參與村莊事務,為發展穩定獻計出力。
大馬各莊村幹部與百姓共商教育興村大計 攝影 劉柯旋
為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徐水區在實行幹部黨員幫辦、黨支部主辦、專題會商辦的基礎上,對村級層面解決不了的問題,由鄉鎮黨委兜底領辦。漕河鎮米家營村有一座跨河橋,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隱患,百姓向村幹部反映。由於投資大,涉及面廣,村黨支部向鎮黨委求援。區交通、水利部門及時現場勘測,提供技術指導、建設方案,發改局協助立項,財政局爭取資金,審批局辦理招投標手續。經過四個月施工,危橋改造順利完成。
麒麟店村黨支部根據百姓需求,集中進行農田飛防作業 攝影 董利民
“幹部接事、支部辦事、黨委統籌、區直部門快速聯動,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大幅提升。”徐水區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這得益於全區推行的“有事找支部、有事我幫您(14580)”工作法,即聚焦基層黨組織主體,凝聚幫辦員、村、鄉鎮、區直部門4方力量,健全“網格管理、開門服務、幫辦代辦、黨日議事、吹哨報到”5項制度,實行“辦理、反饋、監督”等8步工作法,實現“服務零距離、群眾零投訴、村內零事故”目標。為確保常態長效、不斷深入,實施農村事項全公開,讓百姓清楚找誰辦;定期培訓交流,推廣經驗,讓相關人員知曉如何辦;建立獎懲機制,彰先策後,使幹部黨員牢記要辦好,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準提升,賦能鄉村全面振興。(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