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發展 向“強”突破——石家莊市聚合創新資源釋放科技活力
來源:石家莊日報  |  2025-09-17 15:28:28

向“新”發展 向“強”突破——石家莊市聚合創新資源釋放科技活力

河北長安育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正在研發新材料。記者 郄 磊 攝

  金環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燈火通明的車間裏,機械臂正精準運作,一組組鋼結構組件從自動化生産線上緩緩下線,這些組件即將遠渡重洋,成為加拿大帕圖洛大橋建設的重要部分。

  像金環鋼構這樣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我市共有3594家,這些企業通過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持續賦能全市科技創新發展,為産業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近年來,我市創新資源匯聚持續增強。數據顯示,僅今年上半年,全市組織申報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00余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133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到22396家。全市擁有省級以上科技創新平臺485個。累計引進8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投入科研支持經費1.5億元,人才集聚效應不斷顯現。

  持續匯聚的高端創新資源,充分釋放創新活力,全力推進石家莊市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

  卓越前行 高新技術企業産品“出海”

  今年,金環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在鋼構部件生産領域有了新突破,他們拿下了公司近年來第一個加拿大標準的項目。

  “項目對鋼構部件有著十分嚴苛的要求,産品中的立柱部分50%屬於斷裂控制件,原材、切割下料、組對、焊接、涂裝、質檢等各個工序標準和要求都極高,每一環節都要經過甲方全程監理和反復檢查。”金環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生産總監崔東圍説。

  金環鋼構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河北省唯一入選“全國建築鋼結構行業50強”的企業,這裡的鋼鐵構件具有很高的建造水準。多年來,金環鋼構以科技為引擎,驅動傳統鋼結構産業向高端“智”造飛躍。

  走進企業的生産車間,一台獨特的移動式圓管彎曲加工裝置正在技師的操控下完成精密的管道加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臺自主研發的設備通過調節擠壓輥和支撐輥的間距,精確控制圓管彎曲的曲率和弧度,加工精度達到毫米級。

  “過去的那種人工輥制圓弧形鋼襯墊,誤差大、效率低。”高級工程師李成傑説,企業現在使用的這種裝置能加工直徑100mm至1000mm的各類管材,弧度誤差控制在0.5度以內,解決了中小直徑圓管對接焊接的世界性難題。

  在吊裝作業區,金環鋼構獲得實用新型專利的“吊裝鋼板用扁擔”裝置正在安全運行。這項創新設計採用電磁吸盤與機械夾持雙保險——當電磁吸盤吸附鋼板後,隨提升動作自動觸發夾持爪對鋼板底部進行穩固夾持。

  “即使突發停電,鋼板也不會脫落。”企業工程師向記者介紹了其獨特的安全設計理念,據悉,這項發明徹底解決了大型鋼板吊裝過程中的安全隱患,成為金環鋼構安全生産的重要保障。

  正是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使企業保持核心競爭力,在市場中佔據領先地位,為全市科技創新高品質發展注入動力。

  典型引領 優質創新平臺助推企業發展

  佩戴好安全帽,工作人員帶領記者來到河北長安育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育才)的生産車間。走進車間,一排高四米多的自動化反應釜設備出現在眼前,身著統一工作服的師傅們正在檢查機器的運行狀況。

  眼前的大型機器生産的是微晶納米材料,它是一種添加在混凝土裏面的外加劑,可以讓混凝土在零下30攝氏度的低溫環境下快速提高強度。

  該款微晶納米材料是河北省建築化學添加劑産業技術研究院研製而成,而研究院正是由長安育才建立的,專注于企業技術研發。依託研究院,長安育才建立了多方協同創新機制,與高校、科研院所等機構聯合,不斷進行建材領域難題的技術攻關。他們與四川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合作,深入研究添加劑的分子結構與性能關係,使多個産品更好地應用在建築工程中。

  納米碳酸鈣早強劑是産業技術研究院研製而成的科創新産品。“納米材料粒徑極小,極易團聚,導致活性降低,且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難以均勻分散,粒徑的控制和穩定性的保持是兩大核心難題。”企業研發副總吳偉説,産業技術研究院專門組建了跨學科研發小組,從材料合成和表面改性兩方面入手研究。

  記者來到研究院合成室,技術人員正在通過提高晶體過飽和度階段控制技術,將納米早強劑顆粒粒徑穩定控制在50納米至100納米之間。

  為了有效阻止顆粒團聚,企業的技術人員利用原位接枝特殊的分散劑,在納米顆粒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以防顆粒聚集。經過數千次的分散性試驗,最終確定了過飽和度工藝參數與分散劑結構,成功解決了穩定性的難題。

  産業技術研究院研製的納米早強劑,納米顆粒粒徑遠遠小于國外行業領先企業的粒徑標準,懸浮納米顆粒含量達30%,超過國外同類産品含量的20%,能更充分地發揮高活性優勢,顯著提升混凝土早期強度,大幅節約能耗和水泥消耗。

  技術創新和新産品研發為企業帶來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去年,長安育才推出了基於微晶納米材料研發的早強摻合料,這一款産品為企業帶來了超2000萬元的訂單。

  堅定有力 領軍人才促使企業研發“加速”

  創新要有力量,必須要有人才的支撐。

  作為今年我市評出的領軍人才,張家祺以其深厚的專業知識和創新魄力,有力推動了企業的研發進程。

  攻讀博士期間,張家祺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微波和毫米波單片異質集成及相關器件高精度建模方向,畢業後,他全職進入河北博威積體電路有限公司,致力於該領域的産品開發。

  “針對微波毫米波通信用核心射頻晶片與器件國産化需求,我們研發團隊攻克了産品高線性、高效率、高集成等技術難題,在國內率先實現了系列化高性能微波毫米波通信用射頻晶片與器件的開發和量産。”張家祺告訴記者,他們的系列産品頻率覆蓋6-42GHz頻段,功能涵蓋功率放大、混頻、衰減、移相、超寬頻檢波等單元,可滿足典型微波點對點通信業務場景需求。

  據了解,該系列産品的成功開發,解決了客戶産品供應鏈核心晶片與器件關鍵技術的國産化問題,保障了其生産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張博士帶領團隊完成了國産化微波毫米波通信用射頻晶片與器件的開發和量産,形成了發明專利等知識産權,相關産品發貨量數百萬隻,得到了行業和用戶的肯定,推動了企業的研發進度,也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企業有關負責人説。

  像張家祺這樣的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我市近年來累計引進80名,為全市科技創新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促使創新産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通過培育高能級創新主體,建設高標準創新平臺,引育高素質創新人才,我市持續匯聚高端創新資源,一項項優質成果落地轉化,一個個高能級平臺建設起來,企業研發的“加速鍵”正轉化為産業升級的“強引擎”,創新發展的源頭活水推動著全市産業發展闊步向前。(記者 趙 藝)

編輯:王悅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