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天堂 木蘭圍場”生態産品推介會亮相石家莊
9月19日至21日,“自駕天堂 木蘭圍場”2025年圍場生態産品推介會在石家莊市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主辦,以生態産品價值實現為核心,集中展示了一批源自塞罕壩區域的優質生態産品和特色文化資源,標誌著圍場在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價值轉化路徑上邁出關鍵一步。
圍場地處河北省最北部,是塞罕壩精神的發源地,也是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屏障和水源涵養地。全縣森林覆蓋率高達60.25%,負氧離子濃度最高達每立方釐米3000個,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生態産品開發和價值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圍場逐步構建起以“三大三特”産業體系為核心,以“塞罕正”“畫木蘭”為支撐的生態産品體系,走出一條以生態振興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推介會現場,盒馬鮮生石家莊首店正式開業,圍場優質生態産品同步入駐。這不僅是區域公用品牌與現代化新零售渠道的深度融合,更是“從産地到商超、從農田到餐桌”供應鏈模式的一次重要突破。消費者可通過盒馬平臺直接購買來自塞罕壩地區的馬鈴薯、杏仁露、道地藥材等原生態産品,切身感受“綠水青山”所帶來的優質生活體驗。
為實現生態價值的多維度呈現,本次推介會設立了多個主題板塊:“自駕天堂 木蘭圍場”旅遊線路推介,融合國家一號風景大道與環塞罕壩林海穿越體驗,突顯生態旅遊魅力;“松間”系列沉浸式民宿體驗區,還原北方山林自然美學;原創生態IP文創展區,呈現文化與生態融合的創新成果;滿蒙非遺文藝展演與互動體驗區,則讓市民近距離感受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蘊。
現場特別設置了塞罕壩生態産品展銷與體驗區。以馬鈴薯堆砌而成的“金山”造型,呼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主題,吸引眾多市民駐足拍照。圍場“北極村咖啡”與星巴克開展快閃跨界合作,山杏仁露、黃芪茶等生態飲品現場品鑒,馬頭琴演奏與民族歌舞輪番上演,使市民在多元場景中沉浸式體驗圍場生態與文化資源的獨特魅力。
在産業層面,圍場持續健全以馬鈴薯、林業苗木、肉牛三大主導産業和山杏仁、道地藥材、三文魚三大特色産業為核心的“三大三特”體系,推動森林“四庫”理念落地生根。目前,圍場已初步建成高原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逐步實現生態産品從原料輸出向品牌輸出、價值提升的轉型。
河北省直部門駐圍場幫扶工作隊也在推介會現場集體亮相,通過鄉村振興成果圖文展,系統介紹了一批特色産業培育與生態項目落地的成功案例,體現出政府在政策支持、資源對接、平臺搭建中的關鍵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生態與文化價值的傳播路徑也在不斷拓展。會議期間,圍場與石家莊一中合作開展“塞罕壩精神思政課”,通過馬頭琴迎賓、獻哈達儀式、文創禮品贈送等環節,讓師生深入感受塞罕壩精神的文化內涵與時代價值,實現了生態教育從田間到課堂的延伸。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副縣長韓淑傑在推介會上表示:“我們以‘自駕天堂 木蘭圍場’品牌為引領,不斷拓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通過建立區域公用品牌、深化與京津冀市場渠道合作,推動産業鏈延伸和附加值提升。未來,圍場將繼續強化生態品牌建設,深化區域協作,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發展優勢。”
本次推介會不僅是一次生態産品的集中展銷,更是一場生態發展理念的深度傳播。它展示了圍場在“兩山”轉化中的創新成果,體現出政府、企業與社會多方協同的發展機制,為北方地區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提供了可借鑒、可推廣的實踐範式。(文/圖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