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藝演出的方式倡導新風尚,老百姓聽得進去,也樂意參與。”淶水鎮東關村村民張春英在觀看演出後説。
淶水縣“移風易俗引風尚·文明實踐潤鄉村”迎國慶賀中秋主題文藝活動現場 攝影 徐梓鈺
近日,河北省保定市淶水縣淶水鎮開展“移風易俗引風尚·文明實踐潤鄉村”迎國慶賀中秋主題文藝活動,為群眾送上一場家門口的“文化大餐”。
東關村志願服務隊正在表演舞蹈 攝影 徐梓鈺
活動中,演出涵蓋歌曲演唱、舞蹈、三句半、有獎競答、移風易俗宣傳等多種形式,吸引現場群眾積極參與,旨在將移風易俗、文明習慣融入日常生活當中,向廣大群眾傳遞好風尚、好習慣。
“有獎競答的問題都很貼近生活,通過答題,讓我更加清楚了哪些習俗應該保留,哪些陋習需要摒棄。”南關小學學生苗天浩説。
學生正在表演相聲 攝影 徐梓鈺
今年以來,淶水鎮以雙爭活動為抓手,全面推進城鄉精神文明建設,依託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淶”萬家、“小板凳”課堂、“文明潤心 聲入萬家”宣講教育等活動,持續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深入人心。
據淶水鎮宣傳委員胡宏傑介紹,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將移風易俗和文明習慣融入日常生活,使文明理念更易理解和接受,下一步將繼續創新活動形式與內容,推動文明新風常態化,為鄉村振興注入文明力量。
學生正在參與文明知識有獎競答活動 攝影 徐梓鈺
近年來,全縣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個(所16個,站292個),累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千余場,參與群眾超10萬人次,實現縣鄉村三級全覆蓋。淶水縣始終堅持以推進移風易俗為抓手,聚焦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重點領域,不斷創新工作機制、整合資源力量、廣泛發動群眾,推動文明新風在全縣落地生根、蔚然成風。(文 李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