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晉州市紡紗織造産業集群是河北省107個省級重點縣域特色産業集群之一。圖為位於河北晉州經濟開發區的河北佰斯特紡織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工人進行紡紗作業。
聚焦全市整體産業佈局,把工作幹在實處,因地制宜培育縣域特色産業集群;聚力激發創新主體活力,採取發展新模式,推動縣域産業發展向新求質;從優而為,通過整體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發展底氣更足……
培育縣域特色産業集群,是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的關鍵。近年來,在石家莊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各縣(市、區)充分發揮特色優勢,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取得長足進步,助力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
實幹為要,讓基礎更牢固
四年前,這裡是一片土地利用率低、基本沒有稅收産出的破舊廠區;四年後,這裡已經形成半導體晶片、現代通信、空天信息等6條産業鏈。在鹿泉區,新一代電子信息産業園已然成為當地一張“金名片”。
“當年,我們大力推進低效企業搬遷騰退,僅用一個月時間就騰出2000多畝土地,打造了20.16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産業園。”鹿泉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園區聚集起海康威視等千余家電子信息企業,越來越多的大項目、好項目在這裡落地生根。
作為石家莊新一代電子信息核心承載區,鹿泉區已形成半導體晶片、現代通信、空天信息、汽車電子、新型顯示、軟體研發6條産業鏈,實現從空天到地面、從材料到産品、從晶片到模組、從設計到應用的全鏈條,電子信息産業營收從2021年初的322億元增長到2024年底的1060億元,年均增長35%。
把工作幹在實處,正是石家莊市發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的底層邏輯。而鹿泉區發展電子信息産業的過程,正是這一底層邏輯的具象化體現。
發展産業,歸根結底是要實幹。圍繞産業發展所需,鹿泉區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延鏈補鏈強鏈,強化內育外引,加大企業培育力度,打造一流科創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形成龍頭企業帶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良好格局,電子信息企業數量從2021年初的536家增至目前的1350家,産業體系日趨完善。
“我們堅持龍頭企業引領,發揮産業集群中代表性企業的示範帶動作用,先後培育出21家集群‘領跑者’企業、1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1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7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該區相關負責同志介紹。
在位於讚皇縣的河北康平健康産業有限公司的智慧化車間,經過複雜的加工流程後,酸棗仁轉化成了高純度濃縮液。“我們公司的低溫動態植物提取技術、純植物口感調配技術和藥品級品質控制技術,全國領先。通過這些專利技術,公司可以加工出多種以酸棗仁為核心的食療産品。”謝超告訴記者。
産業發展不僅要積極實幹,更要立足實際。棗業是讚皇縣的傳統支柱産業,種植面積達45萬畝。隨著市場環境變化,大棗産業效益逐漸走低。因此,該縣推動大棗轉嫁接酸棗,利用酸棗仁的藥用價值發展規模化産業。目前,該縣酸棗仁年加工量約7000噸,年産值近50億元,佔全國加工份額70%左右。
唯實惟先,善作善成。鹿泉區和讚皇縣的産業發展歷程正是石家莊做大做強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的縮影。如今,各縣(市、區)立足實際找準在全市發展大局中的定位,努力發展有效益、有品質、可持續的産業,為縣域經濟發展不斷注入活力。
向新求質,讓發展有活力
在位於晉州市的河北佰斯特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織品種研發中心,經過梳棉、並條、自絡等工序,一批批蠶絲類紗線被生産出來。
“在石家莊乃至河北省,能生産出蠶絲類紗線的企業很少。”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晉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我們通過技術創新,搶佔高端市場,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面對棉紡織品市場日益激烈的競爭,該企業轉向竹纖維、蠶絲、天絲等高端産品生産,並通過調整生産車間的溫度、濕度和設備的精度,突破傳統棉紡設備的性能局限,用棉紡設備生産出了高品質絹絲産品。這不僅降低了企業設備更新成本,提高了産品價值,更憑藉一系列新産品成功打開高端市場。
向新求質,貫穿于石家莊市發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的全過程。“晉州市紡紗織造産業集群是河北省107個省級重點縣域特色産業集群之一。創新是産業集群煥發新生的關鍵。”晉州市相關負責同志表示。近年來,晉州市鼓勵引導集群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和創新發展道路,結合紡織産業企業自身特點,聚焦産業鏈供應鏈關鍵環節、核心領域,建立起“創新型—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度培育機制。
與此同時,晉州市通過政策扶持和資金引導,促進校企間深度融合,共同致力於技術突破,推動産業向價值鏈的高端邁進。以河北新大東紡織有限公司為例,該企業依託省級技術創新中心,與河北科技大學産學研深度融合,攻克關鍵技術,構建了廢水循環利用體系,實現回用率提升、化學品消耗降低和污泥減排等多重效益。此外,企業還自主研發牛仔染色自動化料及智慧供應系統,為紡紗織造産業集群向新發展提供了樣本。
向新求質,不止體現在生産技術上的創新,同樣體現在縣域産業集群發展的新模式。
短短20多天集中交付2000套個性化木門,石家莊盈佳裝飾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輝坦言,“以前,像這樣的訂單根本不敢接,以我們自己的産能來説,是不可能做完的。”
如今,得益於無極縣的共享工廠,像石家莊盈佳裝飾材料有限公司這樣的中小企業和客戶談業務的時候,信心強了,底氣足了,事業發展蒸蒸日上。
裝飾材料業是石家莊市無極縣的傳統優勢産業,也是河北省重點扶持的縣域特色産業集群之一。無極縣以門為代表的裝飾材料業,是華北最大的裝飾材料生産基地,形成了完善的産業鏈,集群優勢明顯。如今,該縣以龍頭企業智享門業為“鏈主”,通過工業互聯網和AI技術,將産業集群內的相關企業“鏈”在一起,打造了“共享智造”平臺。
眼下,“協同發展”正成為石家莊上下游企業之間優勢互補,聯繫更加緊密,同行業競爭變“競合”,共享又共贏,釋放出了“1+1>2”的發展效應,進一步增強了縣域産業集群競爭力。
從優而為,讓企業底氣足
單個企業做不了的事,交給政府來做,這是在正定傢具産業數字化轉型路上的重要思維。
“在園區的幫助下,我們獲得了2000萬元的低息貸款支持,企業發展更添助力。”位於正定現代智慧家居産業園的騰飛鉑晶智造工廠相關負責人靳坤告訴記者,有了資金支持,目前,公司建成了可實現量産化、自動化的全新超級智慧工廠。
營商環境,從優而為。在發展縣域特色産業集群過程中,石家莊用行之有效的政策優化了營商環境,用觸手可及的政務服務激發了企業發展活力。
“為了加快傢具産業數字化轉型,正定縣成立了産業服務中心,有針對性地開展智慧家居産業相關政策研究,組織動員相關企業參加各類展會活動,指導園區實現精準化招商。”正定縣相關負責人説。
同時,成立了數字經濟智慧産業創新研究院,開展企業上雲輔導,做企業的數字化服務、做共享工廠規劃設計等,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在基礎建設方面,一方面圍繞項目周邊積極開展市政道路、管網建設,另一方面在新基建方面積極開展5G智慧園系統建設,為項目智慧化管理提供支撐。
優服務、強保障,幫助企業謀發展的故事,在各縣(市、區)屢見不鮮。這也為石家莊縣域特色産業集群高品質發展增添底氣。
“從簽約到開工僅用6個月,政府的‘保姆式’服務讓我們少走了很多彎路。”談及項目落地效率,元氏縣一新能源企業負責人感慨道。
元氏縣創新推行“6136”工作機制,由6名縣級領導牽頭服務重點項目,實行“一個月簽約、三個月組卷、六個月開工”的全週期跟蹤,配套設立企業家聯合創投基金,以股權招商吸引優質項目。
全縣各職能部門以“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服務宗旨,堅持重點項目重點服務,積極主動與企業溝通對接,通過設置審批專區、實行幫辦代辦、推行“零動”審批等多種手段,優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間,提升審批效率,最大限度地為企業減負、為實幹加速。
此外,2024年,元氏縣對審批大廳進行了改擴建,實現了所有涉企審批部門集中辦公;不斷簡化、優化審批流程,實現了“四證聯發”“拿地即開工”;工業項目審批“綠色通道”全面建立,政務服務效能大幅提升。同時,元氏縣還謀劃利用園區閒置土地、企業廠房,用於建設綜合服務島,不僅提升了土地和廠房利用效率,也為更好地服務園區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記者 李坤曉/文 張曉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