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保護性耕作全省站排頭
來源:人民網  |  2020-11-04 10:33:14

  原標題:今年大慶免耕播種320萬畝 保護性耕作全省站排頭

  “‘40/90’少耕高産栽培技術,通過深耕再加秸稈還田,讓地越種越肥。”大慶市龍鳳區龍鳳鎮久青村農民王殿生最近逢人便誇“‘40/90’新技術”,他説,今年用這項技術種了480畝玉米,畝增産200斤以上,明年再增加1000畝。

  王殿生所説的這項新技術,正是大慶市立足地處全省保護性耕作制度推廣核心區域實際,從抓免耕機械配套、監測儀安裝、技術模式推廣和示範基地建設入手,著力推進以玉米秸稈覆蓋免(少)耕為主的保護性耕作制度推廣舉措的重要內容。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今年全市免耕播種320萬畝,超額完成省下達的223萬畝年度任務目標,免耕監測儀安裝和衛星監測免耕播種面積兩項標誌性指標位居全省第一。

  “保護性耕作是一項能夠實現作物穩産高産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可持續發展農業技術,它的核心要求是在不翻耕土壤、地表有秸稈覆蓋的情況下進行少免耕播種,具有防治農田揚塵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墑、培肥地力、節本增效、減少秸稈焚燒和溫室氣體排放等作用。”10月27日,市農業農村局農機科科長謝文發介紹説。

  據悉,大慶市按照國家和省方案安排,針對該市保護性耕作前茬作物為玉米的實際,制定了《大慶市黑土地保護性耕作實施方案(2020-2025)》,明確了保護性耕作目標,確定了重點推廣原壟免耕、條帶少耕、“40/90”寬窄行高産創建等栽培模式,制定了秸稈粉碎、免耕播種、中耕深松等6項作業標準,強化了農機與農技、農藝、農水、種肥藥綜合配套等5項關鍵措施。

  謝文發表示,保護性耕作對農機農藝綜合配套有很高要求,絕不是“一免了之”。大慶市一方面大力推廣市農技中心研發的“40/90”少耕高産栽培技術,該技術核心為秸稈條帶集行、免耕播種、條帶深松,主要優勢為秸稈全量還田、保墑抗旱、蓄水防澇、穩産增産。市農業農村局總結形成了“40/90”全程保護性耕作技術方案,按照市場化運作機制組成了由首席技術專家張志發組成的“40/90”模式推廣組,以縣區為單位落實農資企業、大戶、合作社和村組幹部開展示範引領,今年市內推廣面積達到10萬畝,並輻射到綏化市、松原市等地;另一方面,針對大慶玉米免耕播種面積大、保護性耕作任務重的實際,市縣兩級組建了保護性耕作專家組,在農機農藝技術配套、種肥藥管理、中耕深松等方面切實加強培訓和指導,推動了保護性耕作技術有效落地。

  大慶市還通過紮實開展監測服務、科學配套免耕機械、建設典型示範基地等多舉措推進保護性耕作工作。年初以來,農業部門克服疫情影響,支持惠達、德邦等監測公司開展工作,解決免耕監測儀安裝的“卡脖子”問題,全市安裝免耕監測儀1596台、佔全省37.1%;新購置高性能拖拉機和免耕機700多臺,引導合作社、農機大戶採取託管、代耕、跨區作業等形式,積極發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保障了保護性耕作機具需求;堅持點面結合,積極組織整鄉整村推進,組織縣區在秸稈覆蓋還田免耕和少耕模式各選一個典型地塊作為試驗田進行布點示範,全市突出“40/90”高産栽培模式,建設保護性耕作示範基地9處,並將定點長期監測對比,建立了季度跟蹤、年度交流、早出成果的工作機制。

  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大慶市將落實落靠黑土地保護性耕作任務措施,強化農機與農技、農藝、農水、種肥藥綜合配套的關鍵措施;搞好保護性耕作的技術指導,市縣兩級成立保護性工作專家組,跟蹤進行培訓指導,全程開展技術服務;抓好示範試點,組織各縣區針對不同區域免耕模式,加強跟蹤監測、研究和總結,逐步形成主推模式和主推技術並制定不同模式耕種管收全環節的配套技術方案,加快這項給農民生産生活帶來革命性變化的保護性耕作制度推廣。(記者 崔義鑫)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