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迎來糧食“十七連豐”
來源:經濟日報  |  2020-11-27 17:09:26

  回味著收穫的喜悅,憧憬著來年的希望。初冬的黑龍江大地,農戶們剛剛收穫入倉,不少又開始整地。

  黑龍江省樺川縣蘇家店鎮朱家村是水稻生産大村,今年種植了3萬畝水稻,已全部收穫完畢。村黨支部書記劉子玉告訴記者,前段時間村裏遭受了三場颱風,田間積水影響秋收。國慶節後,村裏就組織人員迅速排水。“150台收割機全部加裝粉碎機,收割、脫粒、粉碎秸稈一氣呵成,又快又乾淨。今年水稻長勢特別好,預計每公頃産量比往年要高出500多公斤。”談到收成,劉子玉臉上洋溢著喜悅。

  黑龍江是我國糧食生産第一大省,常年糧食産量佔全國的十分之一以上,被譽為“中華大糧倉”。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李連瑞表示,今年全省糧食作物面積超2.155億畝,比上年增加78萬畝。通過高品質備耕、高標準春種、精細化田管、高效率秋收,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三次颱風影響,黑龍江今年糧食生産再奪豐收,實現“十七連豐”,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貢獻。

  8月底以來,東北地區遭遇颱風“三連擊”,歷史罕見。面對颱風的不利影響,黑土地上打響了一場與時間賽跑的戰役。黑龍江省財政及時下撥1.7億元用於玉米和水稻收穫機械改裝補貼,把倒伏玉米收穫能力強的玉米收穫機都納入了農機購置補貼範圍。颱風過後,農民創造性地改裝收穫機械,及時搶收倒伏作物。

  颱風襲擊對産量有何影響?農業農村部及時組織專家進行了災害評估。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潘文博表示,嚴重倒伏佔比較低,由於玉米已進入蠟熟期,有八九成的産量,倒伏對産量影響有限,主要是增加了收穫的難度和成本。

  特殊之年再奪豐收得益於重農抓糧的好機制。春耕前,黑龍江省就提前通過玉米、大豆生産者補貼政策,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省財政安排1.2億元支持水稻集中浸種催芽、1億元支持農資企業復工復産、2500萬元支持病蟲防治監測點建設。春耕時,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期,農民無法集中下田,各地開展網上訂購、網上培訓。全省近500萬台套作業機具投入春播生産,各種農作物全部按照農時標準,播在了豐産期,為豐收打下基礎。

  特殊之年再奪豐收得益於不斷夯實的農田基礎設施。“以前雨水一大就難排,現在田成方、渠相通、旱能灌、澇能排,管大用了。”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説,颱風過後,合作社及時組織大家排水。近年來,通過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截至去年底,黑龍江省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8548萬畝,今年再建設843萬畝。

  特殊之年再奪豐收得益於先進技術和機械的應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機械學會名譽理事長汪懋華認為,黑龍江省在農機化方面的實踐,加快了糧食主産區農機化新技術的推廣普及,使農業科技轉化為現實産量。數據顯示,黑龍江主要糧食農作物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黑土地上大農機縱橫馳騁,先進技術推廣面積2億畝以上。(記者 蘇大鵬 喬金亮 馬維維)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