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應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攻堅克難、砥礪前行的一年。翻開這一年省政協的履職記錄,映入眼簾的是省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建言資政、破解難題、迎難而上取得的纍纍碩果。
全年召開2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開展8次對口協商、5次界別會議、18次重點提案辦理協商,上報社情民意信息162條,辦理提案543件,圓滿完成了年度政協協商工作計劃。省委書記張慶偉對政協工作多方面關注並給予有力指導,對重點協商議題認真研究,對《關於健全管理和服務機制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的調研報告》《關於我省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關於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調研報告》《加快發展我省生物基新材料産業的調研報告》等多份調研報告做出批示。
強化政治引領 確保履職方向
堅持黨的領導是保持政協性質定位的根本保證。省政協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履職全過程和各方面,確保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
省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以集中組織學、個人自覺學、聯繫實際學、創新方式學“四學”活動為載體,深入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對我省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理解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總要求,自覺在思想和行動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進一步做到“兩個維護”,在貫徹中央、省委各項方針政策及決定的過程中,有效地發揮出了把方向、保落實作用。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進一步強化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明確加強和改進政協工作的著力重點,不斷健全制度機制,推動政協各項工作在堅持中完善,在鞏固中發展。
勇擔職責使命 全力抗擊疫情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省政協向全省政協系統發出了“凝心聚力、攜手抗疫”的號召,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積極行動,全身心投入抗疫鬥爭。
全省15000余名政協委員從事疫情防控,1400余名委員奮戰在醫療一線,17名委員出征湖北孝感,1700余名機關幹部下沉參加聯防聯控。省政協副主席郝會龍擔任中國政府赴俄羅斯抗疫醫療專家組組長,圓滿完成任務。
圍繞緩解防疫物緊缺問題,內地、港澳、海外同心,委員、幹部、群眾攜手,廣泛提供信息,積極募集捐款。全省政協系統共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1.9億元,省政協協調社會力量捐贈的20台奔馳負壓救護車,有力保障了綏芬河等地的抗疫鬥爭。
圍繞公共體系建設,組織召開省政協十二屆十次常委會議開展專題協商,提出了明確功能定位、健全應急預案、推進科技創新、強化專業水準等七個方面22條具體建議。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組織委員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及時轉交各相關職能部門;省政協主席、副主席深入聯繫企業開展實地調研,提出了健全黨建綱領、網絡管理、服務供給、支持保障等機制。
助推經濟發展 貢獻智慧力量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遵循的基本原則。政協工作只有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才能體現出自身的優勢,展現更大的作為,取得成效,創新發展。
一年來,省政協堅持緊扣建設“六個強省”,為龍江振興發展獻計出力.聚焦産業轉型升級,就“百千萬”工程和“百大項目”實施、加快發展生物基新材料産業開展專題調研,提出了制定戰略發展規劃、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建設特色産業園區等建議;組織主席會議成員和部分政協常委,赴哈爾濱新區學習考察,感受發展變化,積極出謀劃策;會同省工商聯召開促進全省經濟增長座談會,就融入“大循環”“雙循環”,提出建設性意見。聚焦現代農業發展,就打造農業和農副産品精深加工萬億級産業集群進行調研,召開省政協十二屆十一次常委會議專題協商,提出了挖掘農業增産增收潛力、拉動産業集群加快發展、打造農産品特色品牌等建議。聚焦生態文明建設,就亨氏應急備用水源建設,組織省市縣三級政協委員開展聯合調研;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實施情況,組織對口協商;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開展關注森林活動,普及森林知識,促進自然保護地社會功能有效發揮。聚焦文化事業繁榮,就發展公共圖書館事業開展對口協商,提出了健全配套政策、完善考核體系、發掘數字文獻資源、建設線上服務平臺等意見;就鄉村文化保護與傳承界別協商,提出了創新思維理念、突出規劃引領、健全體制機制、壯大人才隊伍等建議。聚焦“十四五”規劃制定,開展網絡議政和座談研討,面向全省政協系統廣泛徵集意見,組織委員、專家學者和聯誼會會員建言獻策,梳理了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區域合作、增進民生福祉等方面360余條建議,為我省編制“十四五”規劃提供了參考。
聚焦民生關切 做好百姓答卷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任務之一,也是省委省政府這幾年的中心工作。十二屆省政協以來,連續三年進行跟蹤,開展調研協商和民主監督。
2020年,繼續聚焦脫貧攻堅這一主題,圍繞“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開展對口協商。省政協通過帶有一定超前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協商議題,未雨綢繆研究部署下一步的扶貧工作,並與鄉村振興戰略緊密銜接。省政協採取網上網下相結合,重點調研與聯合調研相結合的辦法,居家辦公期間,通過委員移動履職平臺,就“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組織委員進行討論。發函請13個市(地)政協組織聯合調研,掌握基本情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後,組織委員深入齊齊哈爾市和富裕、蘭西、青岡等地進行實地重點調研,聽取基層意見。深入省扶貧辦,召開專題座談會,全面了解情況、分析問題、研究對策。在此基礎上,形成《關於鞏固脫貧成果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的調研報告》。
省政協對接人民群眾的期盼設置題目、開展工作,組織開展了“抓住政策機遇,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對口協商。在疫情防控任務重、時間要求緊的情況下,不等不靠、搶前抓早、有序實施,通過書面調研福建、遼寧等省市做法,現場調研省外上海市、省內哈爾濱、綏化等市地情況,與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財政廳進行協商座談,靈活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調研工作。充分發揮委員作用,利用委員履職APP系統,就老舊小區改造議題請委員提出意見建議,安排調研組成員結合各自工作和生活,深入老舊小區和所在社區,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為形成高品質的調研報告發揮作用。
廣泛凝聚共識 匯集發展合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識是奮進的動力。同向凝聚共識,才能以大團結大聯合畫出最大同心圓。省政協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作為履職工作的中心環節,協商交流增進共識。
健全各黨派參加人民政協工作的共同事務情況交流機制,開展談心談話、看望委員等活動。圍繞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建設和文化資源挖掘保護深入調研,組織走訪慰問,關心少數民族群眾和宗教人士生産生活,促進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加強同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團結聯誼,引導港澳委員支持“一國兩制”、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就促進黑龍江與粵港澳金融業合作開展調研協商。開設“委員大講堂”,組織委員利用自身影響力發聲,宣傳闡釋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編發《資政文史》28期,以史資政,團結育人。通過省政協網站、委員移動履職平臺傳播政協好聲音,講好龍江故事。支持市縣政協在社區、鄉鎮建立委員聯絡站,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協助黨委政府做好宣傳政策、化解矛盾的工作,匯聚起龍江振興發展正能量。
省政協把加強系統性聯繫指導,作為提升政協工作整體功能的有效途徑。認真落實全國政協部署,組織我省全國政協委員赴廣東考察,拓寬了視野,促進了履職;承辦“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遠程協商會;參加中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全面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同‘一帶一路’建設有機融合”網絡視頻會。省政協高重視省際政協間的協作,參加東北三省一區政協主席聯席會議,圍繞“把握‘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機遇,打造東北對外開放新前沿”,提出了推動農業合作、加快産業轉型升級、發揮沿邊沿海優勢等建議,共謀東北振興發展大計;加強與廣東省政協的溝通,提出了加強産業項目建設、做大做強旅遊産業、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等建議,共促龍粵對口合作。
加強自身建設 提升履職實效
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一年來省政協始終把加強自身建設工作擺在突出的位置,積極適應疫情防控和履行職能的需要,探索創新委員學習培訓的方式方法,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教育引導廣大政協委員築牢共同的思想根基。
在抗擊疫情特殊時期,省政協採取政協履職APP網上直播形式,舉辦發揮政協委員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推進民法典學習、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精神主題報告會等3次委員培訓班。舉辦如何搞好調查研究、弘揚中華文化、疫情對我省經濟的影響及應對策略3期委員大講堂。
積極響應全國政協 “開展讀書活動、建設‘書香政協’”的號召,創立 “書香政協·龍經沙龍”,讀書沙龍以紮實有效開展政協委員讀書活動,通過組織討論交流和專題研究,帶動大家深入系統地多讀書、讀好書,共同提高思想理論政策水準和分析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砥礪前行,不負韶華。2021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是“十四五”規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起步之年,省政協將繼續保持奮鬥者的姿態和幹勁,敢於擔當、永不停步,心繫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情牽百姓民生熱點、緊跟時代謀創新,以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的新成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龍江貢獻智慧力量。(袁德山 記者 那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