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芬河市“三項工程”打造拴心留人強磁場
來源:黑龍江日報  |  2021-03-03 10:57:15

“三項工程”打造拴心留人強磁場

  引進的急需緊缺人才在了解當地情況。

  綏芬河市委始終堅持“尊才愛才優才”的工作理念,通過實施“三項工程”做好引進人才的“後半篇文章”,強力破解引進與流失的矛盾,打造拴心留人“強磁場”,確保人才引得進、用得好、留得住。

  實施“培育工程” 厚植發展沃土

  綏芬河市委打出人才培育組合拳,鍛造引進與培育強勁雙翼,圍繞重點産業、重大項目、重要行業分類進行“精準滴灌”,通過幫助人才成長進步,進一步夯實人才歸屬感。

  樹起“風向標”,堅持政治引領。建立市委常委聯繫人才、青年人才列席市委常委會議和參與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等制度,樹立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鮮明導向。定期召開市委書記、組織部長與優秀人才座談會,打造人才相互交流、相互學習平臺,營造人才健康成長良好環境。

  建好“蓄水池”,加強優選優用。準確把握中央、省委關於領導班子配備年輕黨政人才比例要求,科學統籌年輕黨政人才常態化配備目標,合理配備老中青人才梯次,儲備35歲以下優秀黨政人才170人,明確年度新提拔年輕黨政人才比例不低於30%的配備目標。

  練就“金剛鑽”,注重統籌資源。依託“百年口岸·名師講壇”、理論中心組學習等載體平臺,先後邀請清華、復旦、哈工大等國內知名高校專家學者,圍繞自貿區建設、新時代衛生應急體系、新冠疫情下的國際形勢等熱點,開展專題講座20余期。圍繞改革創新、招商引資、全域旅遊等內容,與高校聯合舉辦專題培訓班,搭建獲取最前沿領域、最新知識、最急需解決問題的學習交流平臺。組織48戶企業100余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赴經濟發達地區學習考察,實施衛生專業技術、電商産業人才等六大類特色人才培養項目,累計培訓專業技術和技能人才1萬餘人次。

  實施“樂業工程” 搭建幹事平臺

  在深刻總結綏芬河人才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綏芬河市委為實現人才“落地生根”搭建載體平臺,致力於讓各類人才各得其所、各路高賢大展其長。

  用好“助推器”,聚合人才資源。培育省級雙創服務基地2家,成立青年發展聯盟和創客空間,以“創新驅動發展、自貿引領未來”大討論大比武大拉練活動為載體,通過開展青年人才黨員先鋒崗評選,“比作風、優環境”青年崗位練兵、崗位技能大賽等主題活動,形成青年人才比學趕超,爭優創優的濃郁氛圍。

  打造“練兵場”,強化實踐鍛鍊。通過“上挂”“下挂”“平挂”“外挂”等方式,把優秀黨政人才放到艱苦複雜和吃勁負重崗位磨煉,壓擔子、壯筋骨。近年來,累計選派177名黨政人才到經濟發達地區、口岸開放城市,到省對口單位、駐綏中省直聯檢部門,到村(社區)、信訪、招商等急難險重工作一線挂職,選派411名黨政人才到18個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組,不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駕馭複雜局面能力。

  組建“智囊團”,吸納候鳥人才。探索開闢候鳥式、聯盟式、項目式引才渠道,與東北林業大學和哈爾濱商業大學簽訂戰略協議,組織200余名高校學生到綏芬河市實習實訓,探索將高校的先進理念和科研成果導入自貿區綏芬河片區機關事業單位、園區企業和重點項目等部門單位。註冊成立綏芬河自貿片區首家智庫型研究機構——自貿區綏芬河片區哈爾濱商業大學自貿研究院,探索成立東北林大長江學者工作站和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廣泛聚合相關領域的科研院所、政府機構、企業及國際學術力量,開展自貿區建設專項研究,實現柔性吸納高端人才到該市創新創業,助推開發開放。

  實施“暖心工程” 營造良好環境

  秉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理念,大力實施“暖心計劃”,從政治、思想上關心人才,從工作、生活上愛護人才,讓人才身暖、心暖、情暖、意暖,全方位感受百年口岸的溫暖。

  增強“感召力”,唱響主流旋律。以“追尋紅色印跡,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組織52名青年人才開展徒步活動,引導全市各類人才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為自貿區發展再立新功。舉辦“我為自貿發展獻一策”“自貿區青年説”等主題活動,積極引導青年人才投身自貿區發展建設,增強家鄉認同感。

  選好“領頭雁”,強化正向激勵。充分挖掘向上推薦典型事跡,18名黨政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榮獲國家級和省級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1名農村實用人才榮獲全省優秀農技協帶頭人。開展首屆“商都英才”評選活動,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和創新精神。選樹紮根基層、矢志奮鬥、無私奉獻的先進典型,先後評選百餘名“優秀教師”和“優秀醫師”。

  著力“強服務”,營造優良環境。在2020年度引進急需緊缺人才招聘工作中,為考生提供免費食宿,派專人專車接站,並報銷核酸檢測費用。設立人才發展資金,每年優先安排資金200萬元,累計為急需緊缺人才發放生活補貼和安家費190余萬元。制定人才公寓管理暫行辦法,按照拎包入住標準裝修人才公寓125套,促使人才從“候鳥式”逐步轉變為“棲息式”。搭建人才交友聯誼平臺,組織開展“情係邊關,愛在雙節”青年人才聯誼活動,積極協調各部門為人才解決供暖、落戶、物業服務等生活問題。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