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放生態紅利 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
來源:黑龍江日報  |  2021-03-12 09:58:54

釋放生態紅利 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

冬季雪鄉美景。

  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全國兩會上,圍繞“如何充分挖掘和運用黑龍江省的生態資源優勢,推動黑龍江省全季全域旅遊發展”這一話題,代表委員們各抒己見。

  全方位展示龍江“旅遊+”

  “黑龍江省地域遼闊、四季分明,大森林、大草原、大濕地、大湖泊、大界江、大冰雪等生態資源豐富,發展全季全域旅遊頗具優勢。我們要在保護生態的同時,釋放生態紅利,推進旅遊産品、模式、業態創新,打造宜居宜行宜遊宜養的全域旅遊品牌。”來自大興安嶺地區的全國人大代表劉傑表示,大興安嶺地區堅持生態優先,深度挖掘優勢旅遊資源,以全域旅遊為戰略定位,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品供給優勢和産業發展優勢。編制了《大興安嶺地區全域旅遊規劃》,出臺了加快推進民宿産業、多措並舉激發文旅消費潛力等方面的實施意見,為旅遊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科學依據。大興安嶺地區接待遊客、旅遊收入分別以年均12%和23%的速度增長,已成為備受嚮往的旅遊勝地。

  全國人大代表劉蕾介紹,被譽為“赫哲故里”“赫哲第一鄉”的同江市街津口鄉,榮獲“中國生態魅力鄉稱號”,以“旅遊+生態農業”“旅遊+紅色經典”“旅遊+民族文化”,著力打造“吃、住、玩、土、特、鮮”為一體的鄉村旅遊區,壯大村集體經濟,大有可為。

  全國政協委員傅剛來自饒河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他説,饒河致力於依託資源優勢,積極推廣黑蜂蜂蜜、赫哲族魚皮畫、樺樹皮畫等帶有地方特色的優質土特産品,為饒河全域旅遊增添“地方味道”。他建議,全省各地市應利用各自不同的生態資源、自然景觀和文化特質,打造不同季節的特色旅遊産品;應深度開發“旅遊+民俗”“旅遊+研學”“旅遊+生態”“旅遊+農業”“旅遊+康養”,著力打造全季全域旅遊。

  代表委員們表示,整合生態優勢,從單極旅遊向多極拓展,全方位展示龍江魅力。實現從滿足遊客體驗需求向全民共建共享轉變,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價值轉換。

釋放生態紅利 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

大興安嶺龍江第一灣。

  打造龍江旅遊特色IP

  “去內蒙古旅遊,你會穿上蒙古服體驗;去貴州,你會穿上苗服;去大理,你會體驗白族服裝……黑龍江省歷史悠久,鄂倫春族、赫哲族、滿族等少數民族文化特色明顯,更應在旅遊産業中運用好民族風,打造我們龍江的旅遊特色IP。”全國人大代表孫艷玲提出打造“旅遊+時尚”“旅遊+民族特色”的建議。

  劉蕾代表建議,全省各地應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打造“旅遊+民族文化”線路,走旅遊、農業、文化融合發展之路。

  傅剛委員建議,應依託少數民族特有的節慶日,開展各類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還可將現代化大農業的場景融入全域旅遊産品設計中,讓民俗文化、農業文化、抗聯文化為全域旅遊加點“文化料”,吸引遊客體驗別具一格的龍江旅遊文化。

  黑龍江並不僅僅在冬季才好玩,而是四季各有精彩。黑龍江亟待憑藉全季全域旅遊資源,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這兩座“金山銀山”奏出生動的“四季歌”,打造出更強大的經濟增長極。

釋放生態紅利 大力發展全季全域旅遊

碾子山風光。

  全要素佈局旅遊産業

  齊齊哈爾市碾子山區左有阿爾山、柴河國家風景區,右有世界火山地質公園五大連池。雅魯河穿境而過,森林覆蓋率達到28%,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1.99%,空氣好于國家二級標準達320天以上。基於山清水秀生態美的優勢,近年來,碾子山區在大力統籌推進全域旅遊上邁出實質性步伐,入選“國家AAAA級景區”“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試點單位”。

  碾子山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王玉文告訴記者,集觀光運動於一體的敖包嶺山地運動賽道、軍事文化主題公園、國家級雅魯河濕地公園等眾多景點,使碾子山區形成了“春賞花、夏漂流、秋採摘、冬滑雪”四季暢遊、處處皆景的全域旅遊新格局。依託特色農産品,還開發了農業觀光、水果採摘等項目,形成“旅遊+農業”格局;依託“品牌、創意、工藝”元素,開發了集“製造、展銷、體驗”于一體的工藝品和土特産制售項目,形成“旅遊+工業”格局;舉辦全國山地馬拉松大賽、全國山地自行車聯賽等賽事,形成了“旅遊+體育”格局。

  加快推動旅遊強省建設

  碾子山區的變化只是全省大力推進全季全域旅遊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實施“旅遊強省”戰略,打造特色鮮明的全域旅遊産業帶。

  省委省政府加強旅遊産業頂層設計。2020年8月,印發了《黑龍江省全域旅遊發展總體規劃(2020-2030年)》,對黑龍江省未來十年全域旅遊的發展定位、目標、戰略、空間結構、策略進行了系統規劃。2020年11月,《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實施全域旅遊戰略,打造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作出詳細闡述。目前,全省共有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4家,A級旅遊景區411家,S級旅遊滑雪場27家,星級飯店189家,旅行社832家。全省冰雪遊、邊境遊、自駕遊日趨成熟,僅以康養遊市場為例,黑龍江高品質的生態資源,每年吸引全國各地超過200萬名“候鳥老人”前來旅居養老。

  在3月10日省政府舉辦的解讀《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新聞發佈會上,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何大為介紹,“十四五”期間,黑龍江省將重點抓好四個方面工作,即明確全省旅遊發展新定位,構建特色旅遊産品新體系,開拓全域旅遊空間新格局,完善優質旅遊新服務。

  聚焦“夏季涼爽、冬季冰爽”獨特優勢,著力塑造“北國好風光、盡在黑龍江”旅遊品牌,加快推動旅遊強省建設。堅持全域全季發展定位,深度挖掘豐富旅遊資源,拓展具有黑龍江省文化、自然和氣候特色的四季旅遊體驗……黑龍江旅遊正全域發力、全面升級。(記者 李 淅 劉大泳 董新英 譚湘竹)

編輯:劉才星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