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音樂文脈” 暢想“八音故事”
來源:哈爾濱日報  |  2021-04-17 14:06:43

  原標題:追溯“音樂文脈”暢想“八音故事” 記者帶你走進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領略冰城音樂之美

  珍貴手稿、特色樂器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從恢弘的渤海古樂遠播扶桑、悠揚的金朝雅樂在汴京的宮廷奏響、古老的民歌在白山黑水間回蕩,到二十世紀初西方音樂經哈爾濱傳入我國,東西方文化在這座城市裏激蕩交融、民族救亡的歌聲在這裡爭相傳唱……哈爾濱這座音樂之城豐富多元的音樂歷史,如今有了一個充分展示其文化底蘊與迷人魅力的場館——哈爾濱音樂博物館。

追溯“音樂文脈” 暢想“八音故事”_fororder_32721618624087108

市民參觀哈爾濱音樂博物館

  再現“音樂之城”的歷史淵源 

  與哈爾濱大劇院並肩矗立在松花江畔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展廳面積4000平方米,設有“黑土地歷史音樂文化”“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誕生”“城市音樂的百年瞬間”等15個展區。 

  走進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前廳,參觀者一眼就會看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哈爾濱“音樂之城”的獎牌。2010年6月22日,在聯合國所屬的西班牙巴塞羅那 Constanza大廈裏,聯合國副秘書長沙祖康親手將“音樂之城”的獎牌授與哈爾濱。當時,全世界只有6座城市獲得了這一榮譽,哈爾濱就是其中之一。 

  獎牌的右手邊是由著名家鄉音樂家傅庚辰題字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館徽。館徽上不僅有源自歐洲古典樂器里拉的音樂符號,還有寓意著龍的傳人的兩條巨龍,以及哈爾濱的市花丁香花。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內不僅圖文並茂地展示與講述了松花江流域的音樂歷史文化、哈爾濱的近代西方音樂、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音樂的發展等哈爾濱音樂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和各種特色樂器,還為家鄉音樂家傅庚辰、曾在哈爾濱生活過的“西部歌王”王洛賓設有獨立展區。家鄉音樂家傅庚辰將陪伴他多年的一把非常珍貴的小提琴捐贈給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還將二十世紀中葉産于莫斯科,曾為蘇聯駐中國領事館禮品,由北京總政歌舞團及傅庚辰專用的“斯梅夫喬貝奇”鋼琴贈予博物館。而王洛賓的兒子王海成也把上百件珍貴手稿、王洛賓與三毛的書信和王洛賓曾使用過的樂器悉數捐贈給了博物館。

追溯“音樂文脈” 暢想“八音故事”_fororder_25561618624087124

經歷過戰火洗禮的“蘇聯小號”

  茶缸、汽油桶、小號 都有著不一般的傳奇經歷

  在“延安魯藝在黑龍江”展區,一個茶缸和放在茶缸裏的多把勺子引起了許多參觀者的關注。茶缸和勺子也是樂器嗎?沒錯。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河唱》在延安陜北公學大禮堂首演,冼星海等革命音樂工作者就是用茶缸和勺子製成的新型“樂器”,與管弦、鑼鼓配合著合唱,烘托出了黃河萬馬奔騰的氣勢。在離其不遠的展臺上,還有一把用汽油桶製作的胡琴。82年前冼星海等人使用的樂器雖然簡陋,但其奏響的民族交響史詩《黃河大河唱》卻鼓舞著中華兒女的鬥志,前赴後繼奮起抗爭保衛祖國,《黃河大河唱》也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符號。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館長苗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雖然這幾件展品是當年冼星海等人使用的樂器的複製品,但卻代表著艱苦奮鬥的精神和音樂家們的專業精神。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中的很多樂器都有著非常傳奇的經歷,跟隨烏克蘭基輔軍樂團首席小號米哈伊·彼得洛維奇經歷過無數戰火洗禮的“蘇聯小號”便是這樣一把見證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實的“傳奇”樂器。

追溯“音樂文脈” 暢想“八音故事”_fororder_19441618624087108

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館徽

  感受音樂歷史的浩蕩雄渾,松花江畔再添文旅融合新地標

  除樂器、圖片和文獻文物的展示外,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還設有觀眾演奏用琴區、多功能小劇場和書吧,可以供遊客和參觀者使用。哈爾濱音樂博物館館長苗笛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音樂博物館的藏品目前仍然在不斷豐富中,“現在這裡還只是一個粗線條的布展,接下來我們還會將其進一步系統化、完整化。” 

  在建黨百年之際,哈爾濱音樂博物館的建成開館有著特殊的歷史意義。因為走進哈爾濱音樂博物館你就會非常深刻地認識到,在中華民族的危亡時刻,譜寫那些引導人民走向勝利的典型歌曲,給人民以精神鼓舞歌曲的都是共産黨人。苗笛説,《志願軍戰歌》《義勇軍進行曲》等歌曲的詞曲作者都是共産黨員。這些都是有文獻、手稿或者他們直接用過的樂器、樂譜等佐證的。 

  在哈爾濱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密切配合下,順利建成的哈爾濱音樂博物館將成為哈爾濱這座音樂之城的新地標、文旅融合發展的新引擎。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