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提到林甸縣的規上工業企業,我們只能想到伊利。如今,在林甸縣安家落戶的規上企業已達25家。“1”到“25”數字轉變的背後,是林甸縣堅持多元培訓強素質轉作風,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優化營商環境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所取得的實實在在的成效。
“善於學習,就是善於進步。”不久前,林甸縣西南社區黨工委書記馬鳳和、林甸鎮黨委書記魏建華分別以“做一名履職盡責實幹擔當的社區工作者”、“學習貫徹民法典加快建設法治社會”為題,在所轄單位進行了授課,而這只是林甸縣創新開展“打鐵自身硬、幹部上講臺”素質提升專項活動的一個縮影。通過實施“567”全覆蓋培訓模式,分級分類教育培訓、“精準滴灌”,林甸縣已形成“教幹部、幹部教”良性循環。截至目前,林甸縣累計開展領導幹部上講臺400余次,“四大講堂”授課1100次,素質提升專項活動得到省市認可。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是營商環境的“攔路虎”。林甸縣開展黨員領導幹部“五整治”行動,對照“五不”問題找差距、落實“五細”要求轉作風,因作風能力“下”的幹部7人;集中開展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營商環境領域專項整治行動,查處不擔當不作為等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112個,處理199人;開展“清賴行動”專項整治,全縣20項失信違諾事項涉及工程項目欠款3100余萬元全部還清,政府失信違諾、協議不履行、承諾不兌現、歷史遺留等“新官不理舊賬”問題得到有效整治,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的痛點堵點;開展領導幹部“走流程”470余人次,解決企業辦證前置手續繁瑣、社會保障卡辦理不方便等問題近130個。
好的營商環境,是破解制約發展瓶頸問題的“法寶”。林甸縣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縣行政服務中心,進駐率達100%。全力推行“預約辦”“寄遞辦”“網上辦”等服務模式,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94%。同時,推進39項鄉鎮和社區政務服務事項全部進駐便民服務中心,全面提升便民服務能力。推行“容缺審批+承諾制”,依託伊利項目建設,開展容缺承諾制試點工作,打造從土地摘牌到開工建設15個工作日的“經開區速度”,並通過以點帶面,優化審批服務。去年,林甸縣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90件,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540萬元,縣法律援助中心榮獲司法部授予的“全國法律援助先進集體”。
“林甸縣成功打造投資熱土,併入選‘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近年來,累計引進産業項目90余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55個),投産達效70余個,縣域經濟發展潛能全面提升。”林甸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郭勇説。
優化營商環境,林甸永無止步。接下來,該縣將嚴格落實全市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會議工作精神,積極借鑒先進地區好經驗好做法,努力推動全縣深化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再上新臺階,為助力全市打造“東北地區營商環境最優城市”,實現“十四五”規劃良好開局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