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新農人”回鄉創業 年售大米800噸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  2021-05-17 13:33:39

  原標題:“新農人”回鄉創業 年售大米800噸 五常市小河裏屯村民王佳良帶動村民致富推動村屯建設

五常市“新農人”回鄉創業 年售大米800噸

王佳良和合作社成員一起下田插秧。

  眼下正是水稻插秧季,在五常市向陽鎮建國村小河裏屯,回鄉創業的王佳良和合作社社員們一直在田裏忙碌著。王佳良不是種田的老把式,但大家對這個在外闖蕩多年、見過世面的年輕人很信任,在他的帶領下,地産大米賣上了好價錢,鄉親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合作社又種了3000多畝水稻,其中,不少是有機水稻,鄉親們對收成充滿了希望。

  放不下鄉愁 打工人回鄉創業

  30多歲的王佳良性格開朗,在小河裏屯土生土長。2002年,不到20歲的他離家外出打工,從工人、採購員一直幹到銷售經理,年薪可觀,成為村民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就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王佳良生出了回鄉創業的念頭,家裏一下“炸了鍋”,父母、妻子一致反對。村裏人聽説後也不理解,甚至猜測他在外面混得不好了。

  “在家人和鄉親們的老觀念裏,跳出農門才算有出息。可如今時代不一樣了,回鄉創業也能幹出大名堂來。”王佳良説,父母年紀越來越大,他曾把父母接到城裏一起住,但父母不適應,堅持回村裏,他非常牽掛。“如今村裏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種地的多是上了年紀的老人,他們在闖市場方面能力欠缺,優質的水稻賣不上好價錢,收益低。我想帶動村民致富,把家鄉建設好,這是我回鄉的初心。”王佳良説。放不下鄉愁,王佳良決定放棄高薪,回鄉當個新農人。

  “背鍋俠”帶村民致富 小屯面貌大變樣

  “小河裏屯就是我的根。”王佳良説服家人後毅然回鄉創業,他成立合作社,帶動鄉親們種植有機水稻。小河裏屯位於拉林河畔,三面環山,生態環境優越,再加上農民們古法精耕細作,地産水稻品質上乘。

  為了把優質水稻賣上好價錢,王佳良一有時間就背著電飯鍋和幾袋大米往外跑市場,現場做米飯給大家嘗。銷售渠道越來越廣,小河裏屯的大米成了搶手貨,有機大米一斤賣到近30元。合作社有保底價,水稻每斤收購價比市場高出好幾毛錢,社員每年因此獲益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村民的腰包鼓了。2020年,王佳良銷售800多噸大米,“背鍋俠”成了村裏名副其實的“大能人”。

  有了錢,王佳良著手美化村容村貌。在他的倡議下,村裏眾籌添置“硬體”,買回樹苗、花籽,購置垃圾桶、設專人管理衛生。他還自費20萬元置辦一塊空地,相關部門為村民們建了休閒廣場、安裝了太陽能路燈和鐵柵欄,小屯面貌大變樣。王佳良還帶頭著手村裏的“軟體”建設,在村裏成立秧歌隊、籃球隊,合作社免費提供服裝,每年舉辦秧歌賽、籃球賽等,村民們的業餘文化生活豐富了,鄉風越來越文明。今年,王佳良計劃在村裏翻建一棟舊房屋當“村舍”,請農技專家為鄉親們傳授農業技術,寒暑假請公益人士為孩子們輔導學業;他還要開辦食堂,為村裏的留守老人們提供免費午餐……王佳良希望鄉親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來越高。

  新農人自費拍微電影 《五常人》推介五常

  在追夢路上,王佳良身邊聚集的小夥伴越來越多。近兩年,陸續有一批在外打拼的年輕人回五常農村創業,吳宏偉和吳君明就是其中兩位。他們説,鄉村振興需要思維新、眼界寬、懂技術、能開拓的年輕人擔當主力,年輕人找到了施展能量的舞臺,大家憋足了勁兒要幹出名堂來。

  他們成立一家農業公司,以銷售五常大米為主,輔助銷售五常地産的黏玉米、山野菜、木耳等特色農産品。他們還自費拍攝微電影《五常人》,通過拍攝發展稻米産業、建設“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反映新時代年輕農民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精神面貌,推廣五常市的人文歷史、生態美景、特色産品等。王佳良説,如果每個村都有年輕人帶動發展,鄉村振興的腳步會越來越快。他們拍微電影主要想吸引更多的年輕人回鄉創業,把五常優質資源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認識五常,購買五常的優質産品,吸引更多的人到五常旅遊。近日,這部微電影將通過網絡播放。

  “今年,合作社的目標是銷售1000噸五常大米。隨著微電影《五常人》的播放,會有更多的年輕人受到激勵,回鄉發展,我們有信心把家鄉的稻米産業做大做強,把五常的山山水水保護好、建設好,帶動更多的鄉親致富,帶領更多的新農人開闢新天地。”王佳良説。(張傑 記者 康福柱 )

編輯:劉才星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