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慶交管設施二維碼管理系統投用 市民可掃碼為信號燈報修
7月8日,記者從大慶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了解到,為有效解決交管設施管理粗放、應用效能低下等問題,支隊自主研發的大慶交管設施二維碼管理系統正式投用。
大慶市薩爾圖區東風新村的交管設施上,已經張貼了“交管設施二維碼”。李楠 攝
落實智慧交管方案“交管要素一張圖”,自主研發交管設施二維碼管理系統
據交警支隊總工程師晏利功介紹,大慶交管設施二維碼管理系統由交警支隊自主研發,主要用於精細化管理各類設施的系統,具有設施管理、日常運維、警告警示、交通宣傳、為民服務、信息交互等六大功能。這套系統是大慶智慧交管三年實施方案中“交管要素一張圖”的重要部分。它的上線運行,可有效解決設施管理粗放、應用效能低下、統計分析困難等老大難問題,形成設施精準管理、數據有效關聯、信息便捷共享的交管設施運維應用新局面。
據了解,交管設施二維碼管理系統包括設施管理APP、巡檢維護APP、雙網設施管理後臺、公眾服務平臺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5部分。該系統在互聯網和視頻專網分別建設數據庫和應用平臺,兼顧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和確保信息系統安全。系統全項採集各類設施的所有信息並進行建表,包括建設單位、質保年限、供電情況、聯網情況、歷次維修情況等共132項。
這套系統將交管所有外場設施及主要配件進行編碼登記,獨立設施製作專用二維碼標簽,維護人員或群眾通過掃碼即可獲得系統相關信息,還可開展設施報修、對路口配時提出意見建議。同時,系統還可提供交管服務網點等導航服務功能。
具有六大功能,市民可掃碼為信號燈報修
據晏利功介紹,大慶交管設施二維碼管理系統具有六大功能,首先是它的管理功能,由於這套系統的資産臺賬具體詳實,所有設計、建設、管理、運維、資産等資料均包含在內,並可同城管局的城市部件管理系統、民政局門牌系統及市公安局資産管理系統相匹配。
它的維護功能,運維人員可應用於巡檢登記、故障報修、故障處理登記及處理結果反饋等。
它的警示功能中,對標識牌採用高反光的熒光黃棱鏡模,粘貼于桿件等便於來車觀察的方向,不但保護桿件自身安全,還具有提醒司機進入交通路口及顯示道路輪廓功能,標識牌採用粗體紅字的警示告知:“交管安全設施、嚴禁私用破壞、下有管線管網、嚴禁佔壓挖掘。”可有效震懾違法分子及警示其他施工人員,有效避免設施被野蠻施工造成破壞。
它的宣傳功能,通過標識牌、標誌樁等媒介開展權屬、公益、交通安全等宣傳工作,顯著位置告知聯繫電話、管理部門等信息內容,在二維碼管理介面還連結了交警支隊公眾號、抖音號等入口。
它的服務功能,市民只要掃碼就能查看設施基本信息,還可通過二維碼開展路口評價或者故障報修等。
它的交互功能,市民可通過掃碼對路口、信號燈的故障進行報修,開展對路口配時評價及對交通設施建設建言獻策,可有效鼓勵群眾參與全市交管工作。
擁有四大創新亮點,施工時通過掃碼可避免交管設備被“誤傷”
據晏利功介紹,大慶交管設施二維碼管理系統有四大創新亮點。其中,在地下管網有示意的創新服務中,這套系統可提供該處設施的地下管網示意圖,方便施工人員掌握現場情況。以2020年為例,交警支隊管理的各類科技設施被供水、供熱、供電及排污等施工造成破壞165處,信號燈累計停用756小時,電子警察累計停用371小時。有了這套系統後,遇到綠化施工等情況,施工人員可通過掃描這套系統在交管設施上張貼的二維碼,及時掌握設備的線路佈局,防止因施工損壞交管設施。
讓設施編碼成體系,這些編碼就像設施的身份證,可唯一識別區分彼此的字符串,是數字城市及智慧管理的重要基礎檔案,交警支隊科技人員為每處交管設施、每個部件設置科學規範合理的編碼,該編碼參考城市部件、監控設施等相關編碼規範,結合我市城區區劃、交警大隊轄區、設施種類等情況,已涵蓋77類設施,具體到每個較為獨立的部件均有統一編碼。
讓資産管理精準細,通過這套系統相關設備資産管理數據,不僅記錄每個部件,還記錄每個部件的主要配件。例如一台伺服器數據不但包含産品廠家、型號、生産日期、採購日期、性能參數,還包含主要配件(包含配件的條碼)、網卡MAC地址及維修記錄等信息。設施編碼同設備出廠條碼、網絡地址碼、地理坐標信息等所有相關編碼進行對應,並同政府相關財務和資産管理系統、城管部門的城市部件管理系統及大慶市二維碼門牌系統相關聯,可有效避免重復工作等情況。
讓城市形象增亮點,通過對不銹鋼、鋁合金、PVC等5類材質近30種標識牌設計方案的對比篩選,最終選擇使用交通專用熒光黃棱鏡反光膜作為載體,確定帶交警卡通人物方案、常規方案及經濟方案三款設計,版麵包含設施名稱、編碼、系統介紹、二維碼入口、文明宣傳、安全警示等信息。設施標識牌採用進口反光膜、專業列印及再覆膜方式,確保10年不脫膠、不老化、不褪色等品質保證,具有反光警示效果明顯,色彩明亮、設計美觀、信息量大、製作粘貼標準統一等特點。
近期,大慶交管設施二維碼將陸續在大慶市五區的交管設備上全部普及。(記者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