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縣:小小黑木耳長成鄉村富民大産業
來源:哈爾濱日報  |  2021-08-13 13:31:53

  原標題:小小黑木耳長成鄉村富民大産業

  8月,走進賓縣三寶鄉大泉子村的泉林食用菌種植基地,撲面而來的是豐收的喜悅氣息。一棟棟大棚裏,菌包上密密麻麻長滿了黑木耳,像一朵朵綻放的“黑牡丹”。

  社員李娟説:“今年,我在合作社承包了3棟大棚,挂了6萬袋菌包,這幾天可把我忙壞了,每棟大棚雇了10多個人,加班加點採摘,粗算收入能達到5萬多元。”

  在賓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依託龍頭合作社帶動,黑木耳已然發展成三寶鄉的支柱産業、希望産業和富民産業。

  北耳南銷  綠水青山綻放致富花

  “啥時候發貨,客戶急等著要……”每到這個季節,賓縣泉林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理事長嚴久權總是忙得腳打後腦勺,他不僅要組織社員採摘、晾曬黑木耳,還要抓緊時間給南方客戶發貨。

  合作社的木耳為啥能受南方消費者青睞?嚴久權總結道:“主要是咱的木耳品質好,好品質打哪兒來?就靠這片綠水青山。”

  嚴久權帶記者在種植基地轉了一圈,幾十棟木耳大棚就建在山腳下,基地內還有山泉水流過,環境怡人。

  “我們的黑木耳呼吸著深山裏的新鮮空氣、喝著清澈的山泉水長大,每一片都是人工採摘、自然晾曬。”嚴久權説,這些木耳凝結著鄉親們的心血,也為鄉親們帶來了豐厚的收益。

  告別作坊  全面實行標準化生産

  前些年,木耳品種雜,品質參差不齊,土法制菌成活率低……為了讓鄉親們真受益、長受益,在政府部門支持下,合作社把發展目光盯在了“標準化”上。

  在合作社的菌包加工車間內,記者看到社員們正在調試設備,為後續的菌包生産做準備。立足優勢産業,合作社改變了以往菌農“小作坊”生産模式。2017年,合作社多方籌措資金投入1000余萬元,建起標準化食用菌菌包加工廠。去年,合作社繼續擴大産能、提高品質,建成日産6萬袋菌包的自動化生産線2條,還建設了高壓消毒室2間、室內菌包培養車間20間,實現了從培育、種植、分選、包裝等全流程的智慧化管控,進一步實現了木耳的品質、檔次升級。由於菌包是自産自用,大大降低了生産成本,實現了一袋菌包凈利潤超1元的目標。

  同時,合作社還改變過去菌農分散擺放、粗放擺栽的種植方式,建設了標準化擺栽基地和160余棟挂袋大棚。通過能人帶農戶、老戶帶新戶,將菌農吸納入社,實行“統一菌包、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採摘、統一銷售”的生産模式,既解決了鄉親們種不好的問題,又提高了合作社抗風險能力。

  精深加工  打造全産業鏈産品

  聚在合作社裏,富在産業鏈上。去年,泉林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有一件大喜事,那就是合作社自己的黑木耳品牌——“山泉林”牌黑木耳通過了綠色食品標誌認證。

  “今年,合作社的優質富硒黑木耳已經打出自己的品牌,通過我們的渠道銷售到南方市場,最高可以賣到每斤近百元……”嚴久權説,未來在做足線上文章、廣開産品銷路的同時,合作社還計劃引進黑木耳産品深加工生産線,打造全産業鏈産品。

  “經過精深加工,可以進一步延伸生産鏈條,把我們的優質黑木耳賣出更高價。”嚴久權説,未來,鄉親們還要把食用菌這項産業做大做強,奔著更好的日子使勁兒。(記者 郝欣)

編輯:于靈爽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