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劉才星):9月2日,在“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主題系列新聞發佈會”的第17場弘揚“東北抗聯精神”專題發佈會上,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偉志表示,76年前,中國人民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取得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在這樣一個紀念日即將到來之際,共同追憶東北抗聯艱苦卓絕的14年苦鬥歷程,弘揚東北抗聯精神,賡續傳承紅色血脈,具有特殊的重要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中國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共黑龍江省委史志研究室主任何偉志現場發言 攝影 安澤
東北抗日聯軍的鬥爭在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沉重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振奮了民族精神,推動了全民族抗日救亡運動的發展,有效地牽制了日本關東軍大部分兵力,嚴重地擾亂了日軍帝國主義的戰略部署,遲滯了日本實施全面侵華戰爭和“北進”入侵蘇聯的計劃。全民族抗戰爆發後,東北抗日聯軍的鬥爭融入全民族抗戰的洪流中,牽制了大批日軍,有力地支援配合了全國抗戰。1945年8月蘇聯對日宣戰,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聯紅軍進軍東北,在肅清日偽殘余,維持社會秩序,建立人民武裝,恢復建立黨的組織,建立人民政權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重要作用。在極端複雜的困難環境下,東北抗日聯軍指戰員積極發動群眾,開展了各項工作,為中共中央東北局和八路軍、新四軍部隊進入東北準備了有利條件,為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14年抗日戰爭中,東北抗日聯軍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這部壯麗史詩中最慘烈、最艱苦、最令人動容的重要篇章,鑄就了偉大的東北抗聯精神。在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鬥爭中,涌現出以楊靖宇、趙尚志、趙一曼、“八女投江”等為傑出代表的民族英雄和英雄群體。
在白山黑水之間,東北抗聯將士在生與死、血與火的磨礪中,鑄就形成了以“勇赴國難、自覺擔當、頑強苦鬥、舍生取義、團結禦侮”為主要內涵的東北抗聯精神。東北抗聯精神的基本內涵包括:忠貞報國、勇赴國難的愛國主義精神,勇敢頑強、前仆後繼的英勇戰鬥精神,堅貞不屈、勇於獻身的不怕犧牲精神,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的艱苦奮鬥精神,休戚與共、團結禦侮的國際主義精神。
何偉志表示,東北抗聯精神以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精神為基礎,孕育于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關鍵時刻,産生於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建和發展過程,煉就于極端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慘烈的鬥爭之中。東北抗聯精神,與偉大建黨精神一脈相承,是中華民族偉大抗戰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彪炳史冊、光耀後世的精神遺産和英雄史詩,也是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歷久彌新、彌足珍貴的紅色資源和紅色基因;是東北人民和全國人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難得教材和紅色經典,也是開啟新征程、奮進新時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和恒久動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