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佳木斯市城區東大門,沿平坦的京撫路一路東行,穿過畦畦稻田,當一座如詩如畫的村莊映入眼簾時,新中國第一集體農莊誕生地——樺川縣星火朝鮮族鄉星火村就到了。
星火村村貌
全國文明村、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一個個耀眼的“頭銜”,使這個距離佳木斯市區14公里的朝鮮族村莊遠近聞名。
星火村出名很早。被譽為中國農業合作化經營的發源地。早在1948年就開始搞共耕組,1951年建立了新中國第一個集體農莊,即“星火集體農莊”,為全國樹立了農業合作社的榜樣;還被編入了當時的小學課本。憑藉就是能吃苦、就是能抱團、就是能創業、就是能實幹的“星火精神”,近年來星火村由人口大量外流的空殼村發展成具濃郁民族特色的民俗旅遊村,率先過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鬥拱大門,青瓦白墻,“四面坡”式房屋,乾淨的街道,幸福的笑臉,隨處可見的朝鮮族風情畫,這就是走進星火村的第一印象。村內新建的“星火莊園一號民俗村寨”格外醒目,30余棟獨立宅院式朝鮮族民宿,整齊劃一;與周邊景點渾然一體,遙相生輝。打糕、米酒、明太魚、辣白菜、狗肉湯……正宗的朝鮮族美食,激蕩味蕾。最令人稱道的是載歌載舞歡迎八方來客的小村舞蹈隊——“金達萊舞蹈隊”。
星火村金達萊舞蹈隊表演扇子舞
成立12年,平均年齡70歲,“金達萊舞蹈隊”遠近聞名。25名隊員雖然都是留守老人,可她們一點也不寂寞,村老年協會的活動室就是她們的大舞臺。閒暇時,每隔一天大家就聚在這裡學舞排練、談天説地;有演出任務時,加班加點,緊鑼密鼓。頂罐舞、 扇子舞、我和我的祖國、熱愛毛主席、大豐收……縣文化館幫助編排的舞蹈,是她們的拿手節目。從剛開始的自娛自樂,一路演到鄉里、縣裏、市裏,成為縣文藝演出的一個招牌,同時成了村旅遊業的一個創收項目——每每有團隊遊,“金達萊舞蹈隊”就會應約來段現場表演。
舞蹈隊的元老隊員、76歲的崔濟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高興地説:“我們的日子太幸福了!誰能想到,老太太閒著沒事在家門口唱唱歌跳跳舞,還能有收入……”(記者 張桂英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