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道裏區深化信訪工作體制機制創新 打造“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信訪主渠道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12-09 19:12:16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哈爾濱市道裏區聚焦信訪工作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近年來積極探索信訪矛盾多元化解的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著力打造信訪事項“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的信訪主渠道,在推進信訪體制創新和提高信訪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探索出了一條新路。

  打造信訪投訴“一網通” 實現網絡覆蓋無死角

  依託現有網絡技術,道裏區在區直單位,街、鎮,社區、村(屯)全面開通省信訪信息系統,建立了“互聯網+信訪”“網格化+信訪”信訪大數據深度應用新模式,降低了信訪成本,提高了信訪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信訪事件的處理效能,實現“人人能上網,事事能投訴”的目的。

  道裏區全力打造群眾信訪事項 “掌上投”、“網上投”、“自助投”的信訪網絡主線,將微信公眾號、領導信箱、自助終端機、網上信訪大廳、手機APP和熱線電話六種投訴方式合併到一個網絡平臺受理,接入黑龍江省信訪信息系統,形成投訴方式多樣化,平臺統一便利化,快速受理高效化。

  信訪事項登記錄入時,要求詳細填寫信訪人八個方面的基本信息要素,即信訪人姓名、信訪人性別、信訪人身份證號碼、信訪人聯繫方式(手機或固話)、信訪人戶籍地址或常住地址、信訪人現居住地址、信訪人所反映問題、信訪人主要訴求等。

  擴大受理範圍,道裏區全方位開通了省信訪信息系統,做到信訪投訴網絡覆蓋無死角。近年來,該區投入100萬元購置24台信訪自助終端機,結合疫情防控要求,利用“六合一”投訴方式,將網絡延伸到社區、村(屯),將網上投訴的主戰場延伸到田間地頭、屋內床頭,實現信訪人信訪投訴足不出戶,就地投訴信訪事項,真正做到“小事不出社區、村(屯),大事就上網”,解決群眾“最多跑一次”的問題。

  打造案件化解“一條龍” 實現網上辦理無障礙

  道裏區積極引導群眾多網訪、少走訪,推行信訪網上辦理“優先權”,對群眾通過網上投訴事項採取特事特辦、特事快辦的辦法,優先受理、優先辦理、優先督辦、優先反饋,打造信訪快交快辦快結的信訪網上辦理模板。

  道裏區通過優化程式,暢通了信訪網上事項辦理的綠色通道。一是信訪網上投訴事項優先受理、辦理,優先出結果,讓信訪群眾感到網上投訴的優越性,以至於最大限度的減少走訪。二是信訪網上投訴的簡易事項即接即辦,做到當日投訴、當日受理、當日辦理、實現有理訴求當日化解,無理訴求當日辦結。三是對重大疑難信訪網上事項,涉及單位多、且責任交叉,採取“3+N”工作法,即由黨委、政府和信訪主管部門進行牽頭主導,職能部門、律師、專家、社會團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新聞媒體等共同參與,完成對疑難複雜案件進行確責定性。

  道裏區發揮AI智慧系統作用,提高案件的辦理效率。利用AI智慧系統,在該平臺上增設智慧語音識別、智慧自動確責與人工輔助確責、智慧分類轉交下交、統一制式數據庫、預警提醒、滿意度測評及信訪政治生態考核、政務OA等七大模組,實現一個案件一次辦理,讓群眾“最多跑一次”。

  一是對信訪事項實行精準判重,通過“一號通”(身份證號)對同一信訪人、同一信訪案件、同一信訪訴求進行精準判重。判重後,將辦理結果錄入AI智慧系統平臺,實現判重“五個一”,即:任一途徑、統一歸口、統一辦理,統一答覆,統一卷宗。二是依據權力清單進行會商確責,對訴求疑難複雜,權屬不清、責任交叉的信訪事項,召開相關單位和部門採取視頻會商、電話會商、現場會商等形式,一同進行會商確責,提出辦理意見與要求,避免信訪事項重復下交,最大限度縮短案件辦理時限。三是建立信訪網上事項預警信息提醒機制,利用智慧提醒模組對超期、即將超期、未辦理、未辦結等類型的信訪事項採取“4+3”的方式進行預警信息提醒,即:利用 微信,短信,電話,手機app信息4種途徑推送,對區聯席會議召集人,信訪局第一負責人,責任單位第一責任人)三級領導進行提醒。

  道裏區打出案件辦理組合拳,實現案件化解“一體化”。一是強化信訪基礎業務規範,推進信訪事項登記錄入規範化、信訪事項受理流程規範化、信訪事項辦理流程規範化、信訪事項審核把關規範化、信訪事項督查督辦規範化、群眾滿意度測評規範化建設,按照有理化解約談筆錄、受理告知書、處理意見書、送達回證、辦理情況報告、結案報告單、息訴罷訪保證書、會議紀要、佐證材料“九要件”和無理辦結(約談筆錄、處理意見書、送達回證、辦理情況報告、律師意見書、結案報告單、佐證材料“七要件”要求,規範案件化解程式。二是加強重信重訪治理,對重信重訪信訪事項進行“三重新”辦理,即:重新組織辦案人員、重新調查取證、重新研究化解意見,分析案情、查找原因、找準問題癥結、做到對有理信訪事項“事心雙解”、息訴罷訪,對無理信訪事項進行三級終結。近年來,對少數違法上訪,特別是對集體訪的組織、串聯的信訪挑頭人,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其中對11名非正常上訪人員進行了法制教育,行政拘留133人,依法訓誡1023人,起到了很好的震攝的作用。三是創新“三訪一包”信訪工作新模式,在推進領導幹部定點接訪、帶案下訪、聯合約訪的基礎上,創建了“雙約雙接” 和入戶走訪機制。即領導約信訪群眾,信訪群眾約領導,進行定點接、現場接、帶案接、聯合接。今年以來共接待來訪群眾1259件次2186人次。區級領導對全區593個重點人逐一進行入戶走訪,傾聽訪民聲音,了解訪民疾苦,發現和掌握苗頭性信息,推倒了群眾心中的“堵心墻”,打開了信訪群眾的心結,穩定了信訪人的情緒,化解了信訪矛盾,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打造精準督辦“一把尺” 實現責任落實無誤差

  道裏區認真落實首接、首轉、首辦責任制,將信訪群眾“最多訪一次”的要求真正落到實處。做到案件辦實、責任夯實、制度落實,實現“事心雙解”。

  道裏區堅持區委研究信訪工作周例會制度,將信訪工作納入政治巡察,加強信訪案件的精準督導,及時通報“五個常態化”落實情況,強化信訪工作年度考核。以信訪案件精準督導和專項巡查為契機,壓實化解責任,持續跟蹤督辦、實地核查,案件化解率大幅提升。區委抽調20名處級以下幹部,組成4個督導組,對全區涉訪的31家單位進行信訪案件精準督導,取得明顯成效。今年精準督查省案件共下交42件,其中,屬事案件16件,屬地案件26件。全部上報卷宗,化解率100%。

  道裏區堅持首接、首轉、首辦責任制,落實責任倒查機制,成立了區委、政府、紀檢、信訪聯合督辦小組,對重大疑難案件處理不當的責任單位進行責任倒查,辦理規範程式,最大限度維護信訪群眾利益。比如信訪人劉某某反映執法部門將三輪車移位後丟失的問題,通過督辦小組聯合辦工,利用一天時間化解了信訪人的拆求,當日簽訂息訴罷訪承諾書;在解決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上,利用一週時間,開展聯合接訪、現場踏查、梳理賬目,雙方在第六天就達成協定並轉賬支付,農民工現場簽訂息訴罷訪保證書。通過強化責任落實,案件辦理速度明顯提升,全區信訪事項平均辦結時間由原來15.44天縮短到了10.5天。(供稿 道裏區委宣傳部) 

編輯:劉才星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