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農商銀行:開啟線上線下“雙引擎” 跑出普惠金融“加速度”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1-12-15 11:22:36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于靈爽):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普惠金融不可或缺。如何更好地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能力,以金融科技創新為“三農”發展賦能?年初以來,集賢農商銀行積極落實省聯社普惠金融發展的決策部署,一手抓“線上”,通過數字化為普惠金融賦能;一手抓“線下”,在全轄開展金融“調查摸底”,提出深化企業扶強幫困工作,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金融服務,提升金融服務效率,推動企業融資成本合理下降等具體要求,有效增加實體經濟資金投放和融資供給,實現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的“三大提升”,努力打造普惠金融發展的“集賢樣本”。

  做實線下 提升普惠金融覆蓋率

  如何讓偏遠鄉村的群眾更快捷便利地享受金融服務,做實線下是提升普惠金融覆蓋率工作的有效抓手。

  集賢農商銀行通過不斷優化營業網點佈局,布放各類現代機具,著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讓千家萬戶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務。目前,該行26個營業網點,44個農民金融自助服務點,遍佈全縣8個鄉鎮、150個行政村,消除了農村金融服務盲區;共布放ATM機24台,為客戶提供24小時不間斷服務,廣大農民足不出村,即可辦理小額取款、轉賬、存款餘額查詢等基本金融業務。同時,集賢農商銀行積極組織轄內支行開展普惠金融的宣傳教育,開展“送金融知識下鄉”等活動,宣傳普及金融知識。年初以來,該行累計組織宣傳活動28次,惠及農戶4萬餘人。

  做優線上 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

  伴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通訊技術的發展,掌上辦理金融業務有了充分的技術支撐。集賢農商銀行秉承“線上授信,線上放款”原則,將優質客戶從線下轉移到線上放貸,深化科技資源服務,拉近科技資源與客戶需求的距離,逐步實現線上重“産品體驗”,線下重“情感體驗”的服務格局,讓信貸服務使用科技資源更為便利。截至目前,該行線上發放貸款9518筆,金額7.89億元。

  同時,通過推進數字化轉型,集賢農商銀行深入推進網格化管理,依託4G移動終端,實現客戶信息查詢、普惠建檔、電子化採集、業務審批等操作的移動化辦理,延伸信貸服務的時間與空間,變“數次跑”為“一次跑”,提高辦貸效率,簡化辦貸流程。

  雙向融合 提升普惠金融供給精準性

  隨著手機“叮咚”一聲提示音響起,集賢縣永勝村的農戶王大哥收到貸款到賬的短信。“想不到現在憑藉信用就能貸款。有了農商行的支持,我們農民以後只管放心幹!”王大哥説。

  為提升普惠金融供給的精準性,年初以來,集賢農商銀行按照省聯社、雙鴨山農商銀行關於整村授信工作的安排部署,一方面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農信系統人緣、地緣優勢,走村入戶,確保整村授信工作落地開花;另一方面優化線上辦貸流程,讓農戶貸款“一次都不用跑”。

  這樣的線上線下融合併非個例。集賢農商銀行制定了《集賢農商行支持“鄉村振興”實施方案》,全力提供資金保障、利率優惠、額度放大三大保障,靈活擔保方式,有效解決農村生産經營主體“擔保難”和“融資難”;不斷加大對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開展“掃街”行動,滿足不同客戶的融資需求,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2.62億元,努力完成“兩增兩控”任務目標,釋放了小微企業融資壓力。同時,該行全面推廣“無縫續貸”業務,真正解決小微企業“先還後貸 ”造成的資金週轉壓力,實現信貸供給與企業生産流通需求的無縫對接,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下一步,集賢農商銀行將繼續著力提升覆蓋率、可得性和滿意度,通過線上、線下的全面結合,更好地滿足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為助力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再添新動能。

編輯:牟海微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