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賓縣新一屆政府將高點定位、大幹快上,確保各項工作實現開門紅,在千帆競發、競相發展中搶得先機、贏得未來。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産總值增長6.5%左右,固定資産投資增長12%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左右,規上工業總産值突破百億大關,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
精準開展招商引資。深入挖掘縣域資源稟賦,聚焦珠三角、長三角等重點區域,緊盯産業鏈細分領域和上下游關聯企業,瞄準與賓縣産業規劃高度契合的上市公司、頭部企業,每季度開展一次招商引資攻堅行動。全年謀劃儲備産業項目35個,引進總部經濟項目20個,投資5000萬元以上項目15個,億元以上項目5個,協議引資額不少於50億元。
包裝企業的數字化生産車間。
快速推進項目建設。牢固樹立項目為王、落地為要理念,建立項目謀劃月調度機制,強化項目前期經費、要素保障,爭取入庫重點項目有效落實,全年“爭資爭項”力爭突破10億元。實施“項目長”工作制,落實“四個一”服務模式,推動現代裝配建築産業園、風機葉片製造生産基地、墾豐種業總部基地二期等20個重點産業項目開復工,加快正大畜禽反芻飼料、協合風電等項目投産達效。
全面促進消費擴容。嚴格落實減費降負、紓困惠企、穩崗補貼系列政策,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聚焦“吃住行遊購娛”六大要素,組織開展樂購嘉年華、旅遊消費季、音樂美食節等商業活動,挖掘消費需求,培育消費熱點。適當增加公共消費,發放各類消費券、購物券600萬元,引導、撬動景區、酒店、商超等市場主體開展個性化促銷活動,激發百姓消費熱情。
調整結構做強工業。堅定不移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制定實施工業企業倍增發展五年行動計劃,籌劃設立企業發展扶持基金,對主營業務收入超5億元的龍頭企業、超5000萬元的成長型企業,重點扶持、助推發展;梯度培育本土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帶動一批配套型中小企業加速成長。謀劃設立開發區産業引導和科技創新基金,推動飼料、食品、包裝、建材等傳統産業優化升級,促進健康醫療、先進製造、信息材料産業蓬勃發展。加快開發區標準化廠房、污水廠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配套服務能力,積極引進新項目,承接哈爾濱市外溢項目。大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業態,打通縣域經濟微循環,暢通園區企業內循環,實現行業互補,利益共享。
賓縣永和鄉大棚裏的蔬菜豐收了。
提質增效做精農業。穩定提高糧食産能,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23萬畝,建設高標準農田9萬畝。有效擴大特色種養殖,新增蔬菜、中草藥、大果榛子等經濟作物1萬畝,生豬、肉牛、禽類出欄量分別達到60萬頭、14萬頭、170萬隻。著力實施品牌培育工程,加快農副産品精深加工全産業鏈發展,實現從賣“原料”向賣“産品”過渡,從賣“資源”向賣“品牌”轉變,力爭農産品加工業産值突破55億元。
融合發展做優現代服務業。主動融入哈爾濱都市區、“1小時經濟圈”,重點發展文旅産業,精心打造休閒遊、養生遊、自駕遊、徒步遊等精品旅遊線路,精緻謀劃森林電音節、二龍湖冬捕節等文旅活動,精細包裝農民畫、白石燒雞、二龍湖魚等文旅商品,著力打造綠色康養、紅色遺跡、山水畫廊、田園花海、特色美食“五張名片”。力爭實現年接待遊客180萬人次,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達到90億元。
二龍湖上的捕魚人。
毫不動搖做活民營經濟。大力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在政府採購、工程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加充足的市場空間。有效搭建銀企對接和校企、院企合作平臺,全面落實人才住房、落戶、子女就學系列政策,著力破解民營企業信貸融資難、引進培養人才難等問題。建立領導幹部聯繫服務民營企業制度,每名縣級領導聯繫民營企業3家,每月開展調研走訪不少於1次,當好民營經濟發展服務員、聯絡員。暢通維權渠道,主動履約踐諾,切實維護民營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
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和去行政化改革方向,按照“企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總體思路,探索推行“黨工委(管委會)+公司”運營模式,創新嘗試崗位聘任制、績效考核制、末位淘汰制,加快建立更加精簡高效的管理體制、更加靈活實用的開發運營機制、更加激勵競爭的人員選用機制、更加科學合理的薪酬分配機制、更加系統集成的政策支持體系,把開發區打造成科技創新引領區、深化改革試驗區、對外開放先行區、新舊動能轉換集聚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
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續開展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加快政務服務中心升級改造,推動更多部門事項入駐。深入實施“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監督”,推進“一網通辦”“跨省通辦”“領辦代辦”“不見面審批”“辦好一件事”,政務服務網辦率達到100%。推行告知承諾制、承諾即開工、辦照即經營、“免申即享”,構建“極簡審批”新模式,真正實現“辦事不求人”。
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對標先進學深圳,完善綠色通道、專人協調、“一企一策”等措施,推行“電子證照”“電子印章”,實現跨行業、跨領域、跨部門通用,更大程度便企利企。健全營商環境評價和考核體系,每半年開展一次市場主體評部門、評科股長活動,全面壓實“店小二”服務責任,打造哈爾濱市最優金牌服務環境。(文/攝 記者 趙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