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鄭秋鹛:織就生態人文“雙面繡” 打造宜居魅力城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01-24 21:17:22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記者 呂丹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文體廣電事業,讓群眾生活更有滋有味’,充分體現了政府對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高度關注。群眾文化生活既是一座城市的文明標誌,也是群眾素質品味的展現。”1月24日下午,黑龍江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的小組討論會上,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民盟省委副主委、哈爾濱商業大學校長鄭秋鹛的一席話,引起在場代表們的共鳴,更多代表加入“群聊”。

黑龍江省人大代表鄭秋鹛: 織就生態人文“雙面繡” 打造宜居魅力城_fororder_圖片9

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民盟省委副主委、哈爾濱商業大學校長鄭秋鹛

  基層蘊含著最強烈的文化需求,也活躍著最強勁的文化力量。如何讓群眾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文化氛圍更加濃厚,逐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鄭秋鹛建議,加強新時代文化場館和文體休閒廣場等文體載體基礎設施建設,滿足人們多樣化、個性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助推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

  鄭秋鹛認為,黑龍江省應健全博物館、文化館、藝術館、美術館、圖書館等與大中小學校合作機制,促進社會文化場館資源融入教育體系,教育體系獨特的文化場館與社會共享,做好知識和藝術的普及傳播;推廣“公辦民助”、“公建民營”建設運營模式,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文化場館建設;加快文化場館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建設,利用數字技術不斷增強公共服務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推進文化場館與旅遊業融合,以資源共享實現文旅相得益彰;推進文化場館與各種零售業結合,積極發展新業態,讓文化場館的服務豐富居民生活。

  另一方面,鄭秋鹛建議,讓綠色生態文體休閒廣場建設成為城建標配。“一座城市若沒有綠色生態文體休閒廣場,到處是密集的建築,就如同人沒有肺,不能呼吸。”鄭秋鹛説,黑龍江省應該在城市建設改造時要做好地區統籌工作,使廣場建築風格、公共交通、周邊業態等方面符合城市總體規劃;結合高寒地區氣候,營造具有龍江特色的植物景觀;在空間緊張的老城區拆除廢棄及陳舊建築,適當進行強制性騰挪,將部分空間用以開闢綠化休閒廣場;將現有部分公園圍墻拆除,實現園、城美麗融合;對於此前已經規劃但尚未建成的休閒廣場,加快推進落實。最終,將綠色生態文體休閒廣場打造成為以休閒健身為主題,綠色生態為底色,文化靈魂為內涵的活力區,讓居民在便民利民中健身休閒、感受文化熏陶,實現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發展,展現城市綜合實力和人文素養。

  城在園中,園在城中。這是一個生態宜居城市的美好樣貌,而這樣的美好願景,也出現在鄭秋鹛帶來的建議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日益提高。為此,今年我也帶來了關於哈爾濱市加快建設生態宜居城市的建議。”鄭秋鹛表示。

  歐式時尚建築曾是哈爾濱獨特的城市韻味,“東方小巴黎”的美譽曾吸引了大量慕名而來的遊客,但隨著城市的發展,這種獨特風格建築所佔比例日益縮小,優勢淡出了人們視線。鄭秋鹛建議,強化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在注重保留風格中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讓歐式景觀建設由點到面,形成群帶建設;同時,加大城市綠化美化景觀工作,與富有特色的建築遙相呼應,努力提升城市整體品質,打造綠色花園景觀城市,增強居民福祉的同時,帶動旅遊業發展。

  針對出行和停車問題,鄭秋鹛建議,疏堵結合,加強社區街道停車場建設,合理規劃行車路線,實施街旁單側停車道智慧管理建設,提升街道停車運行保障能力、協同監管能力和服務能力。針對生活垃圾分類,鄭秋鹛建議,進一步將垃圾細分為紙類、塑膠、衣物、廚余、有害、其它六類,為資源分類回收再利用奠定基礎;同時,加強分類儲運,並加速推廣廚余轉變成有機肥、發電燃料等技術,塑膠廢品轉變成垃圾桶、塑膠工具盒等技術,石塊、磚渣、鋼筋、泡沫板等混合建築垃圾轉變為鋪路石技術的轉化應用,實現生活減碳價值最大化,也使城容更清潔。

編輯:牟海微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