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綏棱縣:土地入社 靠山村“家底”越來越厚
來源:黑龍江日報  |  2022-03-30 10:16:06

  原標題:土地入社 靠山村“家底”越來越厚

  “去年嘗到土地託管分紅的甜頭,今年村民入社意願更足了。”綏棱縣靠山鄉靠山村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志強打開村裏的“大庫”,種子、化肥等生産農資早已備齊,就連大型聯合收割機都整修完畢,今年靠山村的備春耕序幕已經就緒。

  王志強是合作社理事長,也是靠山村黨總支書記。“2018年4月,村委會在駐村工作隊和國家扶貧政策支持下,總投資600萬元購置各類農機具8台套,建成佔地3000多平方米的農機專業合作社。”農業生産託管具備了第一要件——大型農機具,這是土地集約經營的基礎。

  “靠山村有445戶居民,旱田耕地面積12700余畝。第一年入社土地面積1430畝。2021年,全村9100余畝土地入社,佔全村旱田總面積的72%。”王志強説,這種變化説明村民對合作社的信賴度越來越高了。

  “五筆收益”進賬

  農業生産託管讓土地實現連片集中經營,規模採購降低了投入成本。“我們直接從廠家購買化肥,每噸便宜300多塊錢。”王志強説。

  去年分紅時,靠山鄉黨委書記畢金成也在場。他算了一筆賬:2021年合作社總收入780萬元,合作社農民分紅達720萬元,村民戶均分紅1.7萬元,村集體增收20萬元。

  “合作社農機具都是配套的,十幾個人就能完成上萬畝土地的春種秋收,解放剩餘勞動力,讓農民‘洗腳出田’,從土地和外出就業上獲得雙重收益。”王志強説。

  “通過合作社託管服務、規模發展,入社的農民至少能獲得‘五筆收益’。”王志強説。第一筆增産收益。實施大機械作業、深松深翻、秸稈全量還田,增強土壤肥力。尤其是改小壟單行種植為大壟雙行密植,使玉米株數由傳統種法每坰地7萬株增到8.5萬株。去年測算每畝增産150斤增收100元,坰均增收1500元。第二筆節本收益。村集體託管後,統一購買種子、化肥、農藥、柴油等生産資料,節約了成本。共節省47萬元,每畝節本增收60元。第三筆價格收益。統一銷售,以量取勝,直接與大糧食企業談價,每斤多賣3分錢,每畝地多收40元。第四筆勞務收益。由於全程機械化,種植管理僅需15人,剩餘勞動力可到三江、花卉基地等地務工就業,工資每月達到4000多元,實現了多渠道增收。第五筆集體收益。村集體以低於市場價標準收取託管服務費,2021年達到40萬元。這“五筆收益”賬,是靠山村實現集體富、群眾富,村容村貌優的生動表達。

  “洗腳出田”賺錢

  “地入合作社了,我就在這幹活兒,一個月能收入3000多塊錢。”村民曹金英説。在靠山村花卉基地,曹金英正忙著給溫室灑水增加濕度,第一批花籽已經播撒覆膜,這是她在基地務工的第3個年頭。靠山村花卉基地現在已經發展到10棟棚室,花卉成為村民的“搖錢樹”,年純利潤超過了15萬元。

  “今年100萬珠花銷路一點兒都不愁。”靠山卉農花卉種植有限公司經理王海峰介紹,在這兒務工的主要是本村脫貧戶和不能外出務工人員,多的時候一天用工50余人,一年勞務支出超過40萬元。

  帶動全鄉發展

  “靠山村探索的村集體領辦合作社模式,富了全村百姓,壯大了村集體。他們的成功,直接帶動了全鄉其他村土地託管模式的發展。”畢金成説,在靠山村帶動下,靠山鄉各村集體領辦的合作社破土而出。一個貧困村僅用5年時間,就實現了村級集體積累達800萬元的體量,集體經濟富了,百姓腰包也鼓了,村民的幸福感更足了。富起來的靠山村先後投資100余萬元,栽植各種綠化苗木3.3萬棵,建設幸福大院、加寬道路、硬化邊溝、安裝路燈。村裏不僅環境好了,還建起了文化廣場。

  靠山村“以地入股、年終分紅、利益共享”的經營模式,走出了黨組織引路、村集體領辦、農民帶地入股、機社深度融合、土地集約經營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

  靠山村的“家底”越來越厚了。王志強説,近期目標是爭取年底前再增加7台套大型農機具,“再奮鬥兩年,使村積累邁上千萬元臺階。”(李磊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董新英)

編輯:牟海微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