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確責任分工,細化推進措施,制定攻堅破難計劃,創新機制流程……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啟動以來,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念好“細、實、新”三字經,成立各專項工作專班,細化工作推進表,打造優渥營商環境,破解高品質跨越發展進程中的難題。
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黨工委大力倡導精細化的工作態度,要求各部門弘揚“工匠”精神,做到掌握情況細、分析問題細、制定方案細、配套措施細、工作落實細。年初,根據疫情形勢,為確保園區企業正常開工復産,幫助企業實現疫情防控、生産經營、安全生産“三不誤”,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經發局制定了針對園區在産及復産企業管理辦法和《開復工企業疫情防控包保工作實施方案》,責任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成立7個現場驗收組,對企業復産實行嚴格審核管控,對企業提交的復工申請、方案預案、物資儲備、隔離設置、應急處置等要件進行現場前置把關。全區14名幹部職工分別包保開復工重點企業和項目並實行駐廠防疫督查員制度,按照“一企一策、分類監管”原則,對每一個開復工項目分別建檔,落實包保責任主體,有針對性解決復工難題。疫情嚴控期間,在各部門配合下,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開復工企業在物資運輸、車輛通行、人員返回等七個方面共17個問題得以妥善解決。
“對重點企業重點項目我們成立‘一對一’服務專班,企業遇到具體問題一事一議,把服務做到細緻入微。”
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王海東介紹。為做大做強大豆産業,充分用好黑河本土大豆資源及進口大豆優勢,日前,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管委會召開片區大豆企業招商對接會,及時了解企業的經營現狀和發展需求,培育支持龍頭企業。黑河市國源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加工項目正在收尾,購置設備物流出現問題,相關部門了解情況後,開放綠色通道,保證項目順利推進。
各部門堅持實字當頭,為企業排憂解難。近日,因疫情閉關後,利源達集團、順興經貿公司等出口貿易企業受到較大衝擊,僅利源達集團就滯留專用車300余輛無法出境,價值9000余萬元。對此,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多部門密切配合,在實行嚴格防疫措施後,黑河港務局先後組織4批次物流專班,優先安排外貿企業産品通關出境,解決企業燃眉之急。“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急企業之所急,在疫情防控的壓力下,優先讓我的果蔬出境,減少了500萬元損失。”順興經貿公司總經理史利文動情地説。
為扶持企業穩産增效,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經發局和財政、人社、稅務等部門深入駐區企業,了解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並依據國家政策,從財稅支持、金融支撐、減負降本、要素保障等方面幫助企業出謀劃策。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積極協調農村商業銀行、龍江銀行,與鑫盛擔保公司對接,在黑河市財政局、工信局等部門的支持下,幫助坤鵬科技公司申請“雙穩基金”貸款延期政策,完成貸款續貸500萬元,幫助順興經貿公司申請轉貸600萬元。
制度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源,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創新推進“一支隊伍管執法”“一枚印章管審批”,提升行政服務效能。對涉企行政服務事項提供“全科、全流程無差別綜合受理”服務,推出“證照聯辦”套餐、“跨境審批”等服務。推進與粵澳橫琴深度合作區及河北吳橋縣“百縣聯盟”跨省通辦合作,完善電子證照互認共享機制,實現更多政務服務網上辦、就近辦、馬上辦、自助辦和“跨區域通辦”。創新推出智慧導辦、智慧審批、“秒批”等服務模式。積極推進供應鏈金融業務與跨境電商和龍頭企業開展合作,深化與省金控集團合作,發揮金融創新效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定期清理各類顯性和隱性壁壘,完善《黑河市邊民互市貿易創新發展措施》,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推進實施新的投資促進優惠政策,推動“非禁即入”全面落實,並把創新成果向全市推廣。
在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政務服務大廳,“一審N承諾”“涉外服務綜合窗口”等創新服務舉措,正在為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辦事便捷高效,開辦企業‘零成本’,我們將努力實現這樣的效果。”自貿試驗區黑河片區行政審批局局長張紅説。(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晶岩 劉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