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地理標誌“金招牌” 繪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來源:黑龍江日報  |  2022-04-25 09:49:17

  春播時節,鐵力市佳新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項春貴的手機響個不停。“都是江蘇、深圳、山東等地預訂大米的,今年到現在已經訂出去70噸了。”項春貴笑著説,“自從有了地理標誌,鐵力大米就不愁賣了,大夥兒一商量,今年擴種了900畝水稻,總計7200畝。”

  鐵力大米熱銷是我省運用地理標誌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記者從省知識産權局獲悉,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地理標誌商標105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73件,專用標誌使用企業累計達711戶。其中,東寧黑木耳、五常大米等都蟬聯行業細分領域第一。“地標”變“金標”,繪出了鄉村振興新圖景。

  “鐵力大米”旺銷 “地標”變“金標”

  “價格由之前的每斤1.45元增長到現在每斤5元左右,有機的達到10元以上。”説起鐵力大米獲得地理標誌前後的變化,項春貴滔滔不絕,“我們從前的銷售僅限于省內,而且大多是原糧銷售,現在自己加工,銷往省外多個地區,每年都供不應求,有的提前一年就開始預訂了,現在大家的收入和幸福感直線上升。”

  伊春市共有10件地理標誌保護産品,鐵力大米是其中的佼佼者,2019年至今,總銷售額實現67.66億元。

  伊春市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保護科科長王林源介紹,市政府為擦亮地理標誌“金招牌”,出臺了“支持民營經濟高品質發展21條”,發展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從源頭提高區域産品的整體品質水準,推進從傳統産業向品牌産業轉變。

  品牌産業融合 打造特色新地標

  近日,東寧冰酒、牡丹江大米兩家新獲認定的地理標誌品牌所有人,分別獲得牡丹江市政府獎勵20萬元。這是當地政府對有效實施地理標誌助力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獎勵政策。

  目前,牡丹江市地理標誌商標、保護産品共計12件,形成了東寧黑木耳、響水大米等一批代表牡丹江特色産業的區域公共品牌,為特色精品高效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圍繞富農謀發展,瞄準品牌作文章。”牡丹江市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保護科科長王紹民介紹,該市在鄉村振興中積極促進品牌與産業發展深度融合,著力推動東寧黑木耳産業在標準建設、科技支撐、品牌提升、金融創新上實現轉型升級。目前,東寧黑木耳年産值達到30億元以上。

  2021年,在中國品牌價值評價中,東寧黑木耳以181.27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誌)排行榜第19名,蟬聯全國地理標誌産品食用菌類第1名。

  品牌再升級 成區域經濟發展“助推器”

  2021年, 省知識産權局在開展地理標誌助力鄉村振興行動的同時,強化地理標誌保護。當年9月,五常、方正獲批籌建首批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12月,五常大米、海倫大豆、方正大米入選國家地理標誌運用促進重點聯繫指導名錄。

  哈爾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産權局)知識産權保護處處長韓宇濤介紹,五常大米品牌在去年價值達703.27億元,連續五年蟬聯地理標誌産品大米類全國第一品牌。品牌價值不斷提升,真正成為興農富農的“金招牌”。

  省知識産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我省將實施知識産權高效益運用工程,深入實施地理標誌助力鄉村振興行動,著力打造區域品牌和特色地理標誌産品,探索形成地理標誌促進特色産業發展的標準化、規範化工作模式,使地理標誌成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助推器”。(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彭溢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陳薇伊)

編輯:牟海微
新聞熱線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517151231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