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樹綻綠,鮮花吐蕊。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的勝利召開,如一縷春風吹遍克山大地,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春日景象。
回顧過去歡欣鼓舞,展望未來豪情滿懷。近年來,克山縣在挑戰中尋求機遇,在困境中謀求發展,縣域經濟較快增長,城鄉建設亮點紛呈,生態環境持續優化,改革開放縱深推進,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黨的建設全面加強……
奮進新征程,再創新輝煌。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堅定不移推進農業現代化,不斷提高農業産業整體素質和競爭力。這為克山縣發展指明瞭方向。今後五年,克山將深入貫徹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精神,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題,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牽引,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全力實施“馬鈴薯、鮮食玉米、大豆、礦泉水、漢麻”五大産業,發展物流、輕工産業兩大附屬配套産業園,著力打造齊齊哈爾市東部副中心城市,建設經濟高品質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城鄉繁榮富強、人民滿意幸福的美好克山。
利用庭院建設棚室經濟採摘園。
烏裕爾河貫穿克山境內。
“硬核”舉措 推進農業現代化
49歲的克山縣雙河鎮一心村農民蘭鳳彬現在很瀟灑,去年把手裏的110畝地以每畝700元的價格流轉給雲鷹集團,如今春耕時節,沒事就去企業打工,出去幹一天活兒,咋也能扛回一袋面來!
近年來,克山縣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實現強農富民為目標,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補齊農村發展短板,穩固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實現跨越發展。克山縣先後被評為全國首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産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農村配套改革試驗區、全國一二三産業融合試點縣、全國黑土地保護利用整建制推進試點縣、全國區域性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縣。
2021年,全縣糧食總産突破15億斤,實現五年連豐。數字的背後,與一系列“硬核”舉措密不可分。
過去五年,全縣建設高標準農田53.55萬畝,累計達到100.43萬畝,農田基礎建設不斷夯實。建設“互聯網+農業”高標準基地45個6.17萬畝,農産品可追溯體系逐步健全。建立全省農業科技産業園區1160畝,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科技示範推廣樣板。新增100馬力以上拖拉機450台,農機總動力發展到達74.31萬千瓦,耕種收機械化率達99.7%。
克山縣規範發展合作社264家,帶動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分別實現83%和90%,“仁發模式”全國推廣。累計建設聯合社6個,組建股份制合作社38個,被確定為全市唯一一個全國農民合作社品質提升整縣推進試點縣。
雲鷹馬鈴薯加工項目。
克山經濟開發區熱源項目建設現場。
華源大豆加工車間。
下一步,該縣將圍繞主導産業發展,強化配套基地建設,大力發展馬鈴薯、大豆、玉米、水稻等主要糧食作物。五年後,全縣預計種植馬鈴薯面積30萬畝、玉米108萬畝、大豆157萬畝,綠色食品基地面積穩定在237萬畝以上。按照“以地定畜,以養促種”種養結合的發展思路,以牧原、雨潤、優貝源、瑞信誠等企業為核心,擴大畜禽養殖總量,畜禽飼養總量力爭達到1.5億頭(只)。同時,大力建設農田道路、農道橋、溫室大棚等農業基礎設施,全縣爭取新增高標準農田40萬畝,總面積達到140萬畝。
加強美麗鄉村示範村建設,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克山縣將重點建立垃圾治理和污水治理兩大體系,持續做好廁所革命、能源革命、村莊整潔、村屯綠化、庭院經濟、畜禽糞污治理等重點工作,完成5個污水廠建設,實現全縣所有行政村美麗鄉村示範村全覆蓋,推動全縣農村環境衛生再上一個新臺階,使廣大農民的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高。
産業興旺 大項目紛至遝來
在克山縣華源大豆産業園項目二期工程建設現場,來自新疆的技術負責人秦濤放棄五一假期,進行工序合理化銜接和工人調配,為保質保量完成工程建設進度日夜奮戰。
據了解,克山縣華源大豆産業園項目二期計劃投資4.3億元,佔地8萬平方米,將新上大豆醇法濃縮蛋白、燕麥酶解植物奶、果蔬汁及果蔬粉生産線3條,建成後年可新增大豆加工能力10萬噸,每年可生産醇法濃縮蛋白2萬噸、燕麥酶解植物奶2萬噸、果蔬汁及果蔬粉1萬噸。
克山縣始終把産業項目建設擺在經濟發展的核心位置,圍繞“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加快産業項目建設。馬鈴薯産業引進投資107億元的雲鷹馬鈴薯全産業鏈項目,被列入省級重點項目,將成為全國最大的馬鈴薯全粉生産基地。鮮食玉米産業建設長明、新興、尚餐等鮮食玉米加工項目8個,總生産線達到22條,産能28萬噸,是全國鮮食玉米最大生産加工基地之一。大豆産業引進首農集團大連華源農業公司投資10.3億元,建設大豆産業園項目,生産人造肉、小品種蛋白,年可加工大豆30萬噸,預計實現年産值20億元。畜牧産業引進投資25億元的牧原生豬産業化項目,年可出欄商品豬200萬頭,實現年産值64億元,安置就業4000人。
在克山縣經濟開發區熱源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正在焊接鋼結構,安裝空氣預熱器,一派忙碌的施工場面。該項目技術工程師劉慶雨説:“我們計劃8月15號左右,第一台爐點火調試,全部建成後,克山縣經濟開發區內各企業的供暖均能得到有效保障。”
近年來,克山縣大力實施産業園區“騰籠換鳥”、工業地産“築巢引鳳”行動,不斷提升園區要素保障能力,為入駐企業提供優質便捷服務,讓好項目引得進、落得下、留得住。
國電投清潔能源、鴻景糧貿一體化等一批項目簽約落地,特變電工50兆瓦風電、瑞源糞污綜合利用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雲鷹馬鈴薯主糧化全産業鏈、溫州輕工産業園等一批項目加快推進,牧原生豬養殖、尚餐鮮食玉米加工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産……
以馬鈴薯産業園、大豆産業園、鮮食玉米産業園、溫州輕工産業園和智慧物流産業園為支撐,以漢麻、蘇打礦泉水、A2奶牛、生豬養殖4個特色小鎮輻射帶動,克山正全力構建現代産業體系新格局。
克山夜景。
克山居民賽秧歌。
雲鷹馬鈴薯機械化種植現場。
黑土保護 描繪生態新畫卷
進入5月,克山縣各地春耕播種漸入高潮。克山縣西河鎮聯民村村民韓曉宇望著近百畝平整連片的土地格外開心。
“從前的臭水溝變成了高標準農田,旱了澇了咱都不怕,地兩頭的農耕小路也都修得平整了,今年純收入能翻番。”韓曉宇告訴記者,3年前他們家這片農田佈滿了大大小小的侵蝕溝,不僅播種十分困難,每年還有半公分的黑土層被破壞。
隨著黑土保護項目和生態農業的鋪開,自2015年起克山縣先後投入資金2950多萬元,治理侵蝕溝面積600畝,有力保護了35平方公里耕地。
在克山縣正昊蚯蚓養殖基地,蚯蚓正值産卵期,工人正在進行分床,以保證蚯蚓的産量,獲得的蚯蚓糞,為生薑種植提供了更多的營養基。克山縣正昊農業古北基地生産經理吳鵬説:“一棟大棚可産生薑1萬斤,蚯蚓3000斤,收入在4萬元左右,將於10月15日之前完成收穫。”
農村的畜禽糞便,影響著村屯人居環境、制約鄉村發展。通過採取“蚯蚓養殖加工+生薑種植加工+肉牛繁育養殖加工+生物智慧設備”生態産業鏈模式,克山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7%,蹚出了一條農業廢棄物利用、綠色生態、科技創新的生態循環之路。
近年來,克山縣委縣政府全力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建設綠色食品基地235萬畝,有機食品基地1.8萬畝。該縣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60萬畝,防護水土流失面積1850公頃,掛牌成立“全省首家黑土保護院士工作站”,被確定為國家級黑土地保護利用整建制推進試點縣。
同時,全縣落實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290余萬畝、農業“三減”示範面積40萬畝。在全市率先建成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倉214個,克山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運、處全鏈條處理模式在全省推廣。該縣不斷提升種植業秸稈綜合利用率,目前已達到90%,為黑土增肥,變廢為寶,使農業生産更生態、更安全。
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多措並舉保護好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克山縣將繼續堅持管控與修復並重、保護與利用統籌、用地與養地結合,切實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守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命根子”。(田永波 馮樂行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孫昊 圖片均由克山縣委宣傳部提供)